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

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

ID:46400853

大小:8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_第1页
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_第2页
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_第3页
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_第4页
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吉林省城市發展對策研究摘要:城市化問題是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本文通過分析城市化的內涵,以及城市化發展的理論體系,介紹瞭吉林省城市化發展的現狀,在此基礎上,闡述瞭吉林省城市化的發展路徑以及對策關鍵詞:吉林省;城市化;路徑;對策一、城市化內涵城市化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變遷或轉換,是伴隨工業革命的興起而初露端倪的。由於城市化研究的多學科性和城市化過程本身的復雜性,關於城市化的概念有很多,各種不同的學科,如經濟學、地理學、人口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對其都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縱觀各個學科的觀點,我們發現其綜合程度均不高,隻是就某一學科或領域來探討城市化

2、的內容,因此城市化的內涵應該提高全面性和抽象性,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1)城市化是一種產業結構由以第一產業為主逐步轉變為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過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就業人口逐步轉向非農業人口為主的轉移和集中過程;是由一種自然、原始、封閉、落後的農業文明,轉變為一種以現代工業和服務經濟為主的,並以先進的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為標志的現代城市文明過程;是對居民從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文化素養全面改善和提高的過程(2)城市化是一定地域(居民點)的人口規模、產業結構、經濟成分、營運機制、管理手段、服務設施、環境條件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

3、素由小到大,由單一到復合的一種轉換或重新組合的復雜的動態過程(3)城市化的涵義可以歸納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鄉城人口分佈結構的轉換;第二個層次是產業結構及其佈局地域結構的轉換;第三個層次是傳統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向現代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換;第四個層次是人們聚居形式和集聚方式及其相關制度安排的變遷或創新二、城市化發展的主要理論體系目前,關於中城市化道路學術界仍然存在著許多爭論,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意見:大城市論認為,大城市經濟效益好,各種資源可以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有效配置,城鎮化應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中等城市論認為,中等城市是集中與分散相統一的新型社會結構,機動靈活,容

4、量大,是溝通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橋梁和紐帶;小城市論認為,我國現有的大城市已經膨脹,並不斷出現各種“城市病”,為瞭避免城市病的過度蔓延,目前應大力發展小城市;小城鎮論認為,通過普遍發展縣域小城鎮,縮小城鄉差別,促進經濟增長;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論認為,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鎮同時並進,兼顧瞭城市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方面的目標三、吉林省城市發展現狀第一,城市化水平較低,城鎮的空間分佈均衡。2005年,吉林省城鎮化水平為45.2%,比全平均水平43%高2.2個百分點。根據中外城市經濟學者把城鎮化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時,屬於初級

5、階段;在30%〜70%之間,屬於中級階段;在70%以上屬於高級階段,而城鎮化終極目標是“城鄉一體化”)的標準來判斷,目前吉林省城鎮化水平尚處於城鎮化發展的中級階段,發展任務依然艱巨。但從吉林省的城市空間分佈來看,劃分較均衡。兩個超大城市居於核心位置,其他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環繞四周,剩餘小城市、小城鎮處於各城市邊緣區,對於吉林省整體城市協調均衡發展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相應的優勢第二,超大城市輻射帶動能力較弱,缺乏經濟增長核心區。就吉林省的兩個超大城市長春和吉林的情況來看,根據2003和2005年的中國大陸綜合實力百強城市排名進行分析。2003年,長春和吉林的綜合指數分別是排名第一

6、上海市的20.8%和3.89%,其餘指標除瞭人口指標外,長春和吉林所占比重都在30%以下。2005年,雖然長春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上升到12位,但是僅占上海市的46.82%,而吉林市的排名下滑到87位,綜合競爭力隻占上海市的21.15%o這說明長春和吉林兩市綜合指數與際大都市仍存在著較大差距,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較差,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瞭吉林省的城市化發展。但也應該看到,2005年長春的綜合競爭力指標中,雖然基礎設施競爭力、環境競爭力、資本競爭力較弱,但文化競爭力、企業創業精神均排在前位,且工業基礎良好,主導產業優勢突出,民眾素質較高,這些都是眾多內地城市所不具備的優勢條

7、件第三,各城市缺乏合理定位,小城市、小城鎮質量不高。由於歷史、自然、政治等多種原因,造成人們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對於自然資源的利用較多,但利用方向多為農產品的生產及粗加工,對於省內的其他資源,如旅遊資源、人力資源、科技資源的開發力度不夠,各城市還沒有結合自身資源找到相應的經濟增長點,缺乏合理定位,從某種程度上制約瞭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尤其是小城鎮、小城市,問題更為突出。這些地區農業人口比重較大、產業結構單一固定資產投資不足、創新意識較弱、規模總體偏小、質量不高、發育很不充分第四,各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