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96996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反语的认知加工研究及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语的认知加工研究及其进展摘要本文从早期以行为实验为支持的直通假说、模块假说、分级凸显假说,到后来的电生理研究,系统介绍了反语认知加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近十几年来的电生理研究总结出影响反语加工的主要因素。关键词反语处理假说认知加工语境屮图分类号:B842.1文献标识码:A反语就是说反话,用与木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反语作为一种非字面的、隐喻性语言,其加工机制引起了众多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1反语认知加工模型早期的心理语言学家通过行为实验的结果对反语的加工机制提出经典的三种假说:直通假说、模块假说、分级凸显假说。直通假说(DirectAccessHypothesis)由心理语言学家Gibb
2、s提出,认为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当语境在明显的指向某一种语义,会即时对词汇处理过程发生作用,使人直接提取正确的语义。支持实验:Gibbs发现,在语境充分时,反语理解速度比直义理解更快或者同样快。模块假说(ModuleHypothesis)由美国心理学家Fodor提出。该假说认为词汇所有意义一经呈现,都会自动地快速通达,这个过程与语境信息无关,词汇的通达不与外來信息(语境信息)相互作用。当发现字面义与语境不一致之后,反语义由于进一步的推理加工需要而被选择。所以这个过程就需要额外的努力,所以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反语的阅读时间要长于字面义。但是事实上Gibbs和Giora的实证研究证明在很
3、多情况下,对一般比喻性语言以及对反语的理解时间并没冇比对直义语言要长。分级凸显假说(GradedSalienceHypothesis)由以色列语言学家Giora在1997年提出,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证研究来证实这个假说。原來对于语义的“直义-非直义”的两分法被Giora打破,他认为语义月应该是从“极显性”到“非显性”的连续体。不熟悉的反语由于其反语义使用频率较少,只冇…个显性义即直义。而其反语义需要在直义被拒绝后才得以加工。相反,熟悉反语由于平时采用做反语的次数较多,其显性义有两种,即直义和反语义。这两种意义不管语境如何都会被激活。2反语认知的影响因素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运用更为先进
4、的ERP技术研究语言的心理加工。综合近十几年的反语认知加工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影响反语理解的因素主耍有以下儿个方面。2.1语调在许多关于反语认知加工的研究中,语调已经被认定为理解反语或挖苦类语言的一个重要提示。一项语言等级评定研究中发现与反讽比较接近,挖苦类语言一般采用较低的频率、较长的持续时间以及较高的强度。Anolli,Ciceri也发现,相对字面语的表达,反语有更高的频率、更长的持续时间以及更高的强度。这三项研究表明,反语的语调特征经常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Regel(2006)等人于2008年运用听觉的方式呈现-句话形式的反事实句子,表明音调対反语理解有一定的易化作用。2.2语境多数人
5、在听到反语时能够理解到它的隐含意思,而那个与语境不相符的字面意也会慢慢消失。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屮也找到了语境效应的证据,Coulson在隐喻和诙谐的修辞句中发现了语境效应的N400出现,Regel(2010)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有足够的语境信息的时候,反语加工至少在第一阶段是比较容易的。2.3交流风格讲话者的身份、态度或情绪等对于听众理解他的语言信息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理解隐喻或者反语类语言。一些由于职业原因不经常讲反语的人,当他们说出反语时被试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去理解。Pexman认为,一个人平时的讲话风格越尖酸,那么他的语言被理解为反语的可能性就越大。Regel(2009)的研究发现,
6、与讲话者有关的语用线索在早期就开始影响语言理解(关键词后200毫秒),以及之后的认知加工过程(P600)o说明这种对讲话者的知觉会动态影响反语话语恰当意思的建构过程。3结语近十儿年來心理语言学家采用ERP技术对反语认知加工的研究显示,在语境充足条件下都没有发现显著的N400成分,而在600-700时间窗有正性偏斜。没冇N400的出现表明直接接受隐含义,而后期的正性偏斜即P600成分表明后期的语义整合困难。所以ERP研究结果没有印证任何一个模型,各个模型Z间应该是一个互补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参考文献[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2]GibbsRW.Litera
7、lmeaningandpsychologicaltheory[J].Cognitivescience,1984.8(3):275-304.[3]FodorJA.Themodularityofmind[M].MIT,1981.[4]GioraR,FeinO.Irony:Contextandsalience]〕].MetaphorandSymbol,1999.14(4):241-257.[5]R.G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