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52118
大小:133.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1-22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和计算方法,明确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法。重难点提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授课内容1.个人所得税概述2.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个人所得所征收,它由原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三个税种合并统一而成。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实行分项分率课征制;国际上个人
2、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有总额课征和分项课征两种办法。我国选择的是分项分率课征制。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列举了11个应税所得项目,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税;对其他所得实行20%的比例税率征税。2.实行定额和定率相结合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方法;对我国居民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定额扣除3500元,对外国居民和中国非居民每月定额扣除4800元。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3.计税方式多样性;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
3、租经营所得按年计税,分月预缴;其他各项所得均采用按次计税的方法。4.鲜明的奖限政策;为加强对某些过高收入的调节力度,税法增加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的规定。同时,为鼓励专家学者著书立说,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税法规定对稿酬所得一律减征30%的个人所得税。5.以个人为计税单位;6.计算简便。三、个人所得税的作用1.有利于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税收体系的完善;2.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权益。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判定1.居民纳税义务
4、人的判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居民纳税义务人。(l)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即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所谓的“户籍”,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户口,我国公民通常是有户口的。在我国有住所的,一般被判定为居民纳税义务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在我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临时离境的,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不扣减日数。2.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l)在中国境
5、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这种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没有来中国的外籍个人,他们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形式一般是由于资金、技术或财产在中国境内被使用而获取的。(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并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居住不满一年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收入的个人。一般是指短期行为来华的外籍人员,如承包工程中短期作业的外籍个人,到中国境内演出或表演的演员或运动员等。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1.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按照国际惯例,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即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取得来源于全世界范围的所得实施征税权。2.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
6、非居民纳税人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但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华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足90天的个人,其取得的中国境内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转嫁给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税。三、所得来源地的认定1.对各项应税所得来源地的认定原则:(l)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提供劳务活动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其实际生产、经营地为所得来源地;(3)稿酬所得,以稿酬的支付地为所得来源地;(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该项特许权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使用资金并
7、支付利息或者分配股息、红利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6)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7)财产转让所得,以被转让不动产的座落地或者转让动产的转让地为所得来源地;(8)偶然所得,以所得的产生地为所得来源地。四、征税对象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四、征税对象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五、税率1.超额累进税率(7级、5级
8、和3级)2.比例税率(20%)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