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临床误诊为肺结核184例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误诊为肺结核184例原因分析作者:韩莉单位:辽宁鞍山市千山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帥部疾病被误诊为肺结核的原I大1。方法:対2005〜2009年收治的病人住院期间误诊为肺结核184例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谋诊时间1个月〜2年。询问病史不详谋诊59例(32%),缺乏全而检查造成误诊75例(41%),痰结核菌检查假阳性造成误诊12例(7%),延续既往诊断不加分析就原诊断治疗38例(20%)o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而检查,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以免误诊。【关键词】误诊肺结核原因分析资料与方法2005〜2009年收治的以肺结核入院,在住院期间确认谋诊为肺结核184例,占同期
2、住院患者7685例的2.4%。男102例(55.4%),女82例,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18〜68岁,平均46.2岁。确诊肺癌70例(3&1%),其中手术后经病理确诊25例/70(35.7%);痰检脱落细胞阳性21例/70(15.7%);纤支镜活检阳性5例/70(7.1%);胸膜活检阳性2例(2.9%);淋巴结活检阳性4例/70,(5.7%);胸腔积液7例/70,阳性10%;纤支镜刷检阳性6例(8.6%)。细菌学检查:包括结核菌、杂菌、霉菌、支原体抗体等。结核菌:木组184例全部做痰结核菌涂片3次,培养1次均为阴性。PPD试验176例/184为阴性(95.7%)
3、,弱阳性8例/184<10mm(4.3%)o一般细菌检查:本组病例全部做一般细菌涂片3次,培养1次,检查结果69例/184阳性(37.5%),细菌包括G+、G-,细菌牛长有金葡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感染。确诊为肺内炎症19例/69(27.9%),肺化脓症18例/69(26.1%),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17例/69(24.3%),支气管囊肿合并感染7例/69(10.2%),肺炎性假瘤8例/69(11.6%)。另有5例手术前诊为肺结核(略呈圆形斑块影),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炎性假瘤。痰霉菌检杳:痰液涂片3次,培养3次,结果杳到菌丝及葩
4、子,确诊白色念珠菌病16例/184(8.7%),肺曲霉菌病8例/184(4.3%)o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本组全部做支原体抗体试验(血清),仅令16例强阳性,经治疗12例2〜3周吸收,另有4例因合并肺内感染经治疗迁延至4个月方吸收。误诊病种及时间:本组误诊病种达9利误诊时间1个月〜2年,误诊时间以1〜3个月为最多103例(56%),4〜6个月55例(29.9%),7〜9个月22例(12%),10〜12个月3例(1.6%),1〜2年1例(0.5%)oX线表现与各种疾病谋诊关系:肺结核各种类型及各期的表现不同,胸部X线片及CT片影像往往不一致,痰结核菌的检查基层医疗单位检验
5、技术目询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各种肺部疾患与肺结核Z间极易发牛误诊。临床非专科医牛常误诊肺结核的依其X线表现不同类型依次为浸润病变、块状病变、球形病变、纤维增殖性病变、空洞及胸液等。本组病例浸润病变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77例(41.8%),其中包括肺癌21例,肺内炎症11例,支原体肺炎12例,支扩合并感染4例,肺真性假瘤4例,支气管囊肿2例,肺化脓症8例,H色念珠菌病12例,肺曲霉菌病3例,均属此类。团块状及球形病灶多误诊为肺门淋巴结结核或结核球。被课诊疾病有9种,共61例(33.2%),鳞癌、腺癌、耒分化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胸膜间皮瘤、转移癌、支气管肺炎、肺部炎性假瘤、肺
6、内炎症、肺化脓症、支扩合并感染、支气管囊肿、肺白色念珠菌病、肺曲霉菌病等均可谋诊为此型。有空洞者常误诊为结核性空洞,被误诊疾病有4种16例(8.7%),其中鳞癌、肺化脓症、支气管囊肿、肺曲霉菌病等疾病的空洞而误诊。有胸腔积液者而课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被误诊疾病为胸膜间皮瘤7例(3.8%)。双肺弥漫性大小不等的斑点状阴影者误诊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9例(4.9%),被误诊疾病为弥散性细支气管肺泡癌7例,结节型2例。肺部广泛病变及空洞伴肺不张误诊为慢纤洞型肺结核1例(0.5%),被误诊疾病为慢性肺化脓症。一侧或双侧肺下野有条索状纹理粗大紊乱伴有浓淡不均的斑片状阴影误诊为肺下叶结
7、核13例(7.1%),被误诊疾病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讨论本组184例误诊为肺结核,有些病例本可避免误诊,只耍临床医师能熟悉和掌握肺部各种常见疾病的知识及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要点,同时详细询问病史,全而查体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外,必要时应进行特殊检杏,如纤支镜、胸腔镜、纵隔镜、肺穿刺活检、胸膜活检、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及活检、脱落细胞检查,连续多次阳性率较高以及碘油造影等,利川各种手段寻找线索,根据全面检查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可取得及时诊断及治疗。本组]84例误诊肺结核,误诊原因:询问病史不详而致误诊59例(32%)o只要医生认真询问病史,对不同的疾病,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