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0例巩膜咬切术远期疗效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0例巩膜咬切术远期疗效临床分析50例巩膜咬切术远期疗效临床分析[摘耍]目的观察巩膜咬切术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4〜2011年50例58眼行巩膜咬切术的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晶体、眼底、视野进行4〜6年追踪观察。结果眼压控制满意41例、占82%,残余青光眼9例、占18❷,视力增加26例、占52%,不变14例、占28%,减退10例、占20%,功能性滤过泡42例、占84%,非功能性滤过泡8例、占16,眼底C/D不变41例、占82%,品体混浊24例、占48%,视野扩大或不变43例、占86%。结论巩膜咬切术抗青光
2、眼,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远期疗效肯定,但术后残余青光眼的治疗不容忽视。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019-02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58眼病例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47岁以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6例、3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19眼,开角型青光眼6例、7眼,随访4〜6年。1.2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眼科检查视力、裂隙灯、眼底、房角、视野,眼压控制在35mniHg以下,在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作10-1点位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充分止血,
3、在鼻侧或颖侧作以角膜缘为基底、边长为4価的正方形巩膜瓣,厚度达1/2〜2/3巩膜全层分离达角膜缘内lmni,在角膜后缘垂直切开巩膜板层达前房,切口全长4mm,用巩膜咬切器咬除巩膜后唇2mmX1.5mm,行虹膜根切,用虹膜恢复器恢复虹膜。8-0无损伤缝线缝合正方形巩膜瓣两角各1针,4-0丝线连续缝合球结膜,结下注射庆大霉素2u、地塞米松加g,抗菌包眼,术后5〜7天拆除球结膜缝线,所有手术均在4〜6倍放大镜或肉眼下进行。2术后追踪时间及项目术后1月、3月、半年、1年定期门诊检查视力、眼压、滤过泡、晶体、眼底、视野;以了解视力、眼压、滤过泡、晶体
4、、眼底C/D、视野变化情况,若发现眼压超过21niniIIg、给以眼球按摩,必要吋局部滴用0.5%的嗟吗心安滴眼液,门诊随诊。3结果判定标准3.1视力①术前视力>0.1,视力提高或降低两行以上者为增加或减退。②术前视力VO.1,1级:光感/手动,2级:指数/0.04,3级:0.06〜0.1,提高或降低一级者为增加或减退,否则不变[1]o3.2眼压眼压V21mmHg为正常,眼压V21miniIg为残余青光眼。3.3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弥散稍隆起,大于手术区一个象限,半透明、边界不清,表面无血管或少许血管。非功能性滤过泡;扁平或明显局限性隆起,
5、边界清楚,结膜与巩膜有粘连,局限于手术一个象限,表面血管明显,色混浊、不透明。3.4晶体皮质分轻度混浊、中度混浊、重度混浊。3.5眼底CD较术前扩大0.1为扩大,否则为不变。3.6视野术前及术后追踪均采用中心视野分析仪❷TBC-IA❷o视野扩大或缩小100以上为扩大或缩小,否则为不变。4结果通过对50例58眼巩膜咬切术的患者进行4〜6年临床追踪观察,视力增加26例31眼、占552%,不变14例16眼、占28%,减退10例12眼占20%;眼压正常40例、46眼占80%,残余青光眼9例、占18%;功能型滤过泡42例48眼、占84%,非功能型滤过
6、泡8例10眼、山16%,无一例滤过泡破裂继发眼内感染;晶体皮质轻度混浊15例18眼、屮度混浊8例10眼、完全混浊1例1眼,晶体混浊发生率48%;眼底C/D扩大11例12眼、占20.4%.不变41例48眼、占82%;视野扩大30例34眼、占60%,不变13例18眼、占26%,缩小10例14眼,占20%。5讨论巩膜咬切术是一种滤过性手术,其抗青光眼的机理类似小梁切除术,具有外引流和内引流两种作用,使房水流出得以改善,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其临床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有关文献报道其临床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1]。作者采用周文炳建议对青
7、光眼患者追踪项目[3],对50例巩膜咬切术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既观察了手术效果,乂对9例12眼残余青光眼的患者进行了指导治疗,使患者的视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避免了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因此,对青光眼的术后追踪随访十分重要。在目前条件下,抗青光眼手术并非能够100%的控制眼压、根治青光眼,因为在临床上任何一种抗青光眼术式或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并不能够完全做到每一次手术都能做到恰到好处,术后有可能出现眼压过高或过低现象,而这种现象有吋需要在术后一定的时间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正常的眼压得不到及吋处理,旷日持久必将造成视功能的损害。有的文
8、献报道约50%的滤过手术的需要局部用药以控制残余青光眼,同时相当一部分病人认为手术作了,青光眼已治好了,思想上大意,治疗、随诊也不在乎;术后残余青光眼发病隐蔽,病程缓慢,即使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