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

ID:46276069

大小:7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2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_第1页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_第2页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_第3页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_第4页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免疫原性探究作者:娄加陶,周晔,吴传勇,陈燕,蒋天舒,陈波,谷明莉,仲人前,邓安梅【摘要】目的探讨纯化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免疫应答的能力,为新型结核疫苗的设计打下基础。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纯化的重组表达多表位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的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活性,初步鉴定重组多表位肽的免疫原性。结果以刺激系数(SI)>3为界,多表位肽(10umol)能刺激全部10例HLAA*0201阳性(A2+)结核菌素阳性(PPD+)健

2、康个体的PBMC发生增殖,SI为46.2±5.6;增殖反应明显高于单肽(平均SI为10.2+2.3)以及PPD(平均SI为15.6±3.6)引起的细胞增殖反应(P<;0.01)o在多表位肽诱导的CTL细胞毒活性分析中以负载抗原肽(10umol)的T2细胞作为靶细胞,多表位肽诱导的CTL作为效应细胞,多表位肽能诱导全部的10例A2+PPD+健康个体中CTL杀伤活性,平均活性分别为(86.2+9.6%),显著高于单肽[平均为(25.4±3.6)%]和PPD[平均为(22.6±2.8)%](P<;0.01)。结论重组优化多表位肽在细胞水

3、平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刺激PBMC产生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活性。【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疫苗抗结核病的保护性免疫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但细胞免疫尤其是循环及感染部位的T细胞应答被认为起着重要作用。CD8+T细胞在抗结核感染中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尤其是近来AIDS和肺结核的重叠感染频率增加,因此设计以CTL表位为基础,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CTL免疫应答,从而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的疫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践证明单纯利用CTL表位制成的肽疫苗或DNA疫苗,特异性CTL免疫应答的水平一般较低,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获得高效而特异的保护性CTL免疫应

4、答,需要对单纯的CTL表位疫苗进行新的设计和改造。我们设计了含有可引导表位肽进入抗原提呈细胞的'‘木马肽”序列以及PADRE泛Th表位,并采用了高尔基体内固有肽酶furin识别序列作为表位接头的'‘串珠式”多表位肽M6[l]。有研究表明,PPD+健康个体作为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体内持续存在的抗原引起相应的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大量抗原特异性T细胞是机体免疫性保护作用的基础。因此其PBMC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应答,可作为研究抗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免疫的良好模型[2~5]。这样便可以采用PPD+健康个体的PBMC对候选表位或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来验证其免疫

5、原性。本研究探讨纯化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肽激发CTL免疫应答的能力,为新型结核疫苗的设计提供良好的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0例HLAA*0201阳性健康志愿者,6例HLAA*0201阴性健康志愿者,均为PPD+o留取外周血20ml,肝素抗凝。1.2试剂和试剂盒LPS、人重组IL2、PPD、人重组GMCSF、人重组IL-4购自R&;D公司;FITC标记的抗CD3、抗CD8、抗HLA.A2流式单克隆抗体均为Caltag公司产品;HLAA2高分辨SSPPCR试剂盒购自OneLamda公司;时间分辨荧光DELFIA细胞

6、增殖(AD0200)与细胞毒性(AD0016)检测试剂盒均购自Wailac0y公司;Ag85A(242^250aa.KLIANNTRV)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成;T2细胞株由上海长征医院临床实验诊断科保存。1.3HLA分型先以鼠抗人ITLAA2单克隆抗体(BB7.2)进行HLAA2流式细胞仪初步筛选,然后再以HLAA2高分辨SSPPCR试剂盒进一步确认其A*0201亚型。1.4抗原肽诱导CTL制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在含10%FCS的RPMI1640培养基中,37°C5%C02孵育1.5ho收集

7、悬浮细胞,以10%二甲亚枫90%小牛血清保存于液氮备用。贴壁细胞为抗原提呈细胞一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补充含GMCSF(1OOOU/ml),IL4(1000U/ml)及含10%FCS的RPMI1640培养液,37°C5%C02培养7d促其转化,需要时补充新鲜培养液。5d后,加入LPS(1mg/L)培养2d后促进DC成熟,Y照射使其失去增殖活性。将经过照射的DC分别与抗原肽、多表位肽、PPD(10umol/L)在培养液中,37°C5%C02共孵过夜。分别将1X105负载的DC与1X106自体PBMC种于含10%FCS的RPMI1640完全培养

8、液的24孔细胞培养板,37°C5%C02混合培养3d后,加入rIL2(20U/m1)继续培养10d,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活性检测。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