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

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

ID:46272237

大小: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_第1页
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_第2页
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_第3页
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_第4页
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逍遥的三个层次——试论《庄子》内篇的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逍遥的三个层次―论《庄子》内篇的结构郭智勇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庄子》内篇是一部结构紧密、层次分明的作品。《逍遥游》提出“逍遥”的三次层次:无名、无功、无己。《齐物论》用“无是非”、“无封”、“无我”三重境界对此予以论说。《养生主》是《逍遥游》的续篇。《人间世》的主旨是“无名”;《德充符》的主旨是“无功”;《大宗师》的主旨是“无己”。《应帝王》是《庄子》内篇的总结同时也是对《逍遥游》的呼应。关键词:逍遥层次结构《庄子》内篇为庄子口己的作品,它集屮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不假人为之“庄之为庄”思想,这一点已为学术界所共识。但《庄

2、子》内篇像整部《庄子》一样,一向被认为是一部松散的论文集,并没有严密的结构;唯钟泰先生认为(庄子)内篇有它自己的理路,但他的结论过于宽泛,且他对《庄子》过于儒学化的解释也影响了他的结论。1本文拟对此作一尝试。一般认为,《庄子》内七篇中,《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足它的核心文本。关于《逍遥游》,尽管自郭象、支道林以来对“逍遥”一词的理解歧意百出,但张松輝指出,《逍遥游》的主旨不外乎就是整部《序子》的主旨,也就是无为。2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从《逍遥游》的文本出发來看看它的结构。从“北冥有鱼,其名为鲍”到“此小大Z辩也”通过大鹏与

3、小鸟、彭祖与众人等等的对比申述“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的道理,说明人的智慧冇大小,境界有高低。紧接着庄子说: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庄子先依次点出四种类型的人,

4、指出他们各自的特征,随后推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一主张。除了第一层次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徳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庄子所鄙弃的对象,余下的三类人正好对应于庄子心目中“无名”,“无功”和“无己”的形象。宋荣了“举世誉Z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泪,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把世俗的荣誉、名声置之度外,无疑是“无名”的圣人。庄子対宋荣子持肯定的态度,但“犹有未树也”。列子“乘风而行,泠然善也”,(“泠然”为轻妙Z状,也就是不费力的意思)“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意即列子不急于求取个人幸福)无疑是“无功”之

5、神人。I参见钟泰:《庄子发微》,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2年。2参见张松涛:《庄子考辨》第162页,岳篦书社,1997年。庄子对Z进一步予以肯定,但列子“犹有所待”(需要凭借风力)。最高-•个层次的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无有所待,他完全摒弃自我意识,与口然合为一体。这样的人止是庄了心目的“无己”的至人(就是庄了口己)。历来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都存在误差,总认为“无名”,“无功”,“无己”是同一圣人人格的三种称呼,如钟泰就认为,“圣人”、“神人”、“至人”虽有三名,“至者圣Z至,神者圣而不可知Z称,

6、其实皆圣人也”。3虽然《庄子》内篇小“圣人”“至人”经常互称,在庄子的心目屮,“无名”、“无功”、“无己”却构成等级分明的层次,有一个依次递进的关系。如果说《庄了》的主旨是口然无为,是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之俗人的否定和超越,也就是“逍遥”,那庄子的“逍遥”就不仅仅是一种状态,而更是一个过程。“无己”是逍遥的最高境界,先“无名”、既而“无功”是通向“无己”的必经阶段,“无名”、“无功”、“无己”分别代表“逍遥”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后面我们将看到,一部《庄子》内篇其实就是一部论述“无名”、“无功”到“无

7、己”的作品。一般认为,《齐物论》和《逍遥游》的着眼点不同,后者的主旨辨小大,而前者的廿标在泯是非,4果真如此吗?《齐物论》的主耍内容被认为是“齐物”和“齐物论”,陈少明则进一步指出,《齐物论》应包括“齐物论”、“齐万物”、“齐物我”三个方而的内容。一部《齐物论》就是在论述这“齐物”三义。'齐“物论”就是不辩是非,齐“力"物”就是齐同万物,“齐物我”就是泯一物我。细读《齐物论》,我们不难看到,其实这齐物之三“义”是分层次的,《齐物论》中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矣,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

8、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认为人的精神境界有四。“古之人”的境界最高,“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就是在他们的境界中物我不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胡蝶Z梦为周也”)下一层的境界是“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虽然冇了物我的分别,冇了自我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