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ID:46155184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维生素C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3周。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V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功能损害。【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还原型谷胱廿肽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目前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除了强调戒酒外,尚无特效治疗。我们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40例,取得

2、一定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8例均为2002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消化内科、肝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男72例,女6例,平均年龄46.3岁。全部病例根据饮酒史、症状体征及相应辅助检查,并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及其他病因引起的肝损害,诊断为ALD。2.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参照2002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通过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①轻度酒精性肝病,②酒精性脂肪肝,③酒精性肝炎,④酒精性肝硬化[1]。78例患者中轻度ALD14例(17.94%),病理证实2例;酒精性脂肪肝22例(2&20%),病理证实4例;酒精性肝炎30例(38.4

3、6%),病理证实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15.38%),其屮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6例,出现肝性脑病2例,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2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在症状、体征、病理变化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戒酒。对照组给予维牛素C3克、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3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1999)J-08(2)号)1500mg,静滴,1次/d。治疗

4、2~3周。2.检测指标常规检测TBil.ALT、GGT、TG等血生化指标。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o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略)注:两组治疗后比较※PVO・051.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屮,血、尿、肾功能及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不良反应。讨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一般认为,日饮酒量80〜150g,连续5年以上即可致肝损伤,引起酒精性肝病[2]。酒精性

5、肝病发病机理主要为酒精代谢使中间毒性物质的产牛增加,如乙醛、H202和氧自由基。酒精性肝病的肝损害最早作用是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膜完整性改变并进一步影响到细胞的功能,使毒性物质聚集在细胞内;肝脏代谢产物损伤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同时抑制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乙醛和自由基可诱导线粒体的损害,而后者引起的损害因谷胱片肽的耗翊而增强;炎症细胞因子介导和库普弗细胞的激活;肝细胞的缺血缺氧;长期大量饮酒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导致继发性营养不良,而使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导致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3]。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是含有活性疏基的三肽物质,作

6、为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通过毓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可转化为容易代谢的酸类物质,从而加速自由基排泄,并可与酒精在肝内的毒性代谢产物乙醛、氧自由基[4]等结合,从而抑制肝组织内过氧化物产生及甘油三酯堆积,防止乙醛所致的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肝纤维化等损害的发生。甘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能参与胆酸代谢,因此述原型谷胱廿肽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脏功能,起到保肝、降酶作用[5]。木文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LT、AST、GGT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脏损害,促进酒精性肝病的恢复。【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

7、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2):425・[2]梁扩寰•肝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5.[3]厉有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1):690-691.[4]杨惠玲,潘罗轩,吴康伟•高级病理生理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434.[5]向光明,彭玲,熊小敏•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60例疗效观察[J]•泸洲医学院学报,2004,(5):418-4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