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

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

ID:46066844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_第1页
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_第2页
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_第3页
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摘耍:先秦儒家特别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思想,“责任观”范畴就是其中重要内容,它一方而对人需耍履行哪些责任以及怎样去践履自己的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这些道德规范中不乏有一些对我们当今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的时代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思想。关键词:先秦儒家;道德;责任;人伦儒家学派是讲究入世的,教人以经世致用,给人以真实的要求。先秦儒家人的道德责任观就是按照不同身份而有所承担不同的职责。“而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孟子•公孙下》),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主要是处理君臣关系。所以,本文在这里可以主要从君臣的责任以

2、及父与子之间的责任来把握。“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强调君臣关系的双向性原则。同时,君、臣又各自有明确的责任规范,苟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苟子•王制》),即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等级和地位的规定来活动,不能越出自己的等级界限。这说明儒家的责任观深深的打上了阶级烙印,非常注重各司其职,恪守本职责任,不能有僭越的行为。“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上》)。那么,为君者应该有哪些责任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

3、语•宪问》),“君子思不出其位”(同上),做好本份工作即可,不可以越举。所以“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孟子•滕文公上》),国君有国君的责任,老百姓有老百姓自己的责任,是不可以混淆的。“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同上)统治者和老百姓是有明确分工的,都有各自擅长的本领,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优点。耍是超越了自己的范围去做其他领域的事情,不但得不偿失,还会造成大的混乱。所以,一个统治者要学会进行区分各个不同的领域,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去要求有自身专长的人去做不属于他本身职责的工作。这样做不

4、但有利于保护其本人的权利,还实现了公平和正义。“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而小Z,则王怒,以为不能胜其任矣”O(《孟子•梁惠王下》)专门的技术需要专业人去做,玉石也是需要玉匠来雕琢才能显示出它的美丽來,做王的人不可以要求政治家“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同上),牵一发而动全身,政治上混乱了国家还会安宁吗!“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顾乎其外”(《礼记•中庸》),君王就做在现在位置上而应该做的事,不做木位以外的事情。上位者所担当的责任就要从公共性视角上去管理国家,从大处着手,着眼于公共性价值的利益,进行总体性支配,不拘于小细小节,使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才能的同吋,不去插手、干

5、涉其他私人事情,一般只起调节支配作用。在君王的带领下,人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礼记・中庸》)则一个正义、稳定、和谐、大同的太平盛世不远矣。为王者,即使达不到”格物致知'的境界,没有'学以致其道'的精神,但是最起码要有悲天悯人的善心,理解与包容的胸怀与气度“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孟了・告了下》)是仁心的起码要求。身为人臣,要向上举荐贤才,“举尔所知”的人。其次要心存善心,因为“好善优于天”(《孟了・告了下》),扶持国君吋要尽力而为“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向君主进言时先要“信而后谏”(《论语•子张》)把君主引向正

6、路“君子Z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走仁义之路。若是君王昏庸无能时,为臣者可以“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同上),切不可助长君主的恶行,来祸害天下百姓,“长君Z恶其罪小,逢君Z恶其罪大”(《孟子・告子下》)一味的纵容相当于"民Z贼',“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同上)臣一般不要轻易舍弃自己的官位,这也是身为人臣的重要责任。把自己的官位要看做像左膀右臂一样,就好比农夫看重农具一样,不会'为出疆而舍其耒耦此外,虽然官位很重要,但是得到官位的途径必须要合乎道德,“非其道,则以箪食不可受于

7、人”(《孟子•滕文公下》),更何况是一官半职呢。所以“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乂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位者,与钻穴隙Z类也”(同上)。儒家先哲们把人的道徳责任观看成是來自&命的源初和人性深处的基础性,它的提出是有深刻理论基础和渊源的。人性论思想是先秦儒家责任观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O无论是孟了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冃的都是为了劝人行善,处理好口己和别人Z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化民育民,使百姓既向善又和乐,以此用來维护当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先秦儒家责任观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采用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