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

[精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

ID:46023635

大小:61.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精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精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精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1月至2010年12月突发性耳聋患者29例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1例发病后在家口服牛黄解毒丸,未经其他治疗,并于发病2月后来院经高压氧治疗,听力下降50%;2例因家庭经济拘谨,自动放弃治疗外,听力未完全恢复,其余26例按疗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电测听力检查显效17例,好转9例。结论:高压氧治疗突聋的效果明显,且突聋病程越短,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越好。[关键词]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临

2、床观察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是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治疗效果与就诊时间有关,早期治疗治愈率较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我院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9例,男17例占58.6%,女12例占41.4%,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43.3岁。1・2临床表现患者多无明显诱因,少数患者发生于感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后,突然发生听力下降,常为单耳发病,少数双耳聋,伴有耳鸣、头晕、眩晕、耳内有胀满感及阻塞感。2、治疗效果经高压

3、氧治疗最多为40次,最少3次,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除一例发病后在家口服牛黄解毒丸,未经其他治疗,并于发病2月后来院经高压氧治疗,听力下降50%;两例听力未完全恢复,因家庭经济拘谨,自动放弃治疗外,其余26例按疗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电测听力检查显效17例,好转9例。3、讨论3.1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目前询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血管疾病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耳蜗组织缺氧代谢功能紊乱,使内耳上皮细胞及耳蜗前庭神经纤维受损引起耳聋。3.2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原理突发性耳聋是止常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听力障碍,

4、确切原因不明,但内耳血循环障碍导致供氧不足,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3.2.1高压氧治疗可以迅速提高人体动脉的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增加血浆中的物理溶解氧量及血氧弥散半径,因此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改善内耳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增加有氧代谢,减弱无氧代谢,使能量产半增多,加速听觉细胞以及耳蜗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3.2.2高压氧能扩展椎一一基底动脉血管,迷路动脉是基底动脉的分支,从而使内耳的供血量增加。3.2.3高压氧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的脆性,促进溶血解除内耳血管阻塞,恢复血液循

5、环,改善损伤部位的微循环及血流灌注和组织代谢,促进听觉神经恢复。3.2.4高压氧可改善内耳毛细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以改善内耳因缺氧而导致的水肿,加快听觉功能的恢复。3.2.5高压氧还能增加吞噬细胞并杀死消化病原微牛:物、坏死细胞的能力,提高免疫抑制作用。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它在临床上的应用FI益广泛,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很多疾病经过高压氧治疗后,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不过某些疾病往往是在临床用药效果不佳吋而经高压氧治疗,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对突发性耳聋的患者,专家强调经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同吋结合药物治

6、疗效果更佳。参考文献:[1]孟彤•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J]•医药论坛杂志,2007,(⑷.[2]朱红•高压氧治疗小儿突发性耳聋5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8,(06).[1]王辉,高志光,张燕,金莉•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9,(05)・[2]张登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