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例,分组采取胸腔内置管引流加注不同药物灌注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CR35例,PR23例,NR10例,总有效率CE+PR(58/68)85.29%;对照组:CR18例,PR20例,NR30例;总有效率CE+PR(38/68)55.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0.01)。结论:胸腔置管引流,配合卡钳、白介索-II等药物胸腔灌注,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关键词胸腔置管引流胸腔药物灌注卡钳白介素
2、-II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大量胸腔积液致肺容量下降,造成肺不张或肺部感染,并可使纵隔移位和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起胸闷、呼吸困难、心衰而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控制胸腔积液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1]o2008年3月〜2010年2月采用胸腔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3月〜2010年2月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36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①观察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36-76岁,平均53.4岁;原发疾病:肺癌16例,食管贲门癌24例,乳腺癌18例,淋巴瘤8例,肝癌1例,
3、卵巢癌1例;伴有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26例;②对照组:男33例,女35例,年龄32〜72岁,平均50.6岁;原发疾病:肺癌20例,食管贲门癌22例,乳腺癌21例,淋巴瘤5例。伴有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23例。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咳嗽、胸闷,气促,活动受限,胸部X-线检查,双侧积液或单侧大量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136例患者血红蛋口在50~90g/L,红细胞计数(2・5〜3・5)X1012/L,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EA>20ug/L,LGH>500U/Lo胸水呈血性。136例均经影象学及病理组织细胞学证实为恶性所致的胸腔积液。两组病例数,性别、年龄及病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
4、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①胸腔内放置三腔气囊倒尿管:无菌操作下在左或右侧腋后线第8〜9肋间,放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置管成功后,气囊注入生理盐水20n)l,再向外牵拉尿管并国定封闭切口。胸腔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行胸腔积液闭式引流,如无不适,可彻底引流胸腔积液。②灌注药物:观察组:生理盐水100ml,卡400mg,口介素-11针200u,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20mg;对照组:生理盐水100ml,顺钮100mg,丝裂霉素4吨,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20mgo在胸腔积液基本引流彻底后,由注药管注入,卧床30分钟,不断变换体位,使药液与胸膜充分接触。48小时后开
5、放引流管。每2周1次。4周后评定疗效。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X2>/sup>检验。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按OstrowskiMJ制定的标准〈sup>[2]o①完全缓解(CR):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并维持1个月以上;②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上,症状明显改善,维持1个月以上不再抽液;③无效(NR):胸腔积液继续迅速产&或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下,症状无改善,1个月须再次抽液者。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分级标准0〜IV度。结果观察组:CR35例,PR23例,NR10例,总有效率CE+PR(58/68)85.29%;对照组:CR
6、18例,PR20例,NR30例,总有效率CE+PR(38/68)55.88%O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0.01)。不良反应:本组236例均未出现II[〜IV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I〜II度,观察组恶心、呕吐,胸痛,发热等40例;对照组56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V0.05)。讨论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分析:恶性胸腔积液是由多种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胸膜腔正常情况下有微量滑液,其产生和吸收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任何病理原因加速其产生(或)减少其吸收,就出现胸腔积液。肿瘤阻塞了壁层胸膜血管,淋巴管或转移致纵隔淋巴结,使胸腔积液的回流吸收受阻,以及肿瘤直接
7、侵犯和伴随的炎症,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进而形成胸腔积液。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一口出现胸水,即意味着病变已局部转移或全身播散,病变已到晚期,乂因为胸水量往往较多,且发展迅速,使肺扩展受到了机械性限制,反复感染,常常造成患者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不及吋治疗,即可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治疗胸腔积液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Z—〈su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