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ID:45935923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劳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己经喊了多年,但是许多课堂还是“涛声依旧”。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劳动技术课堂上来,我认为,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的转换。原有劳技课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习惯从备教材出发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检查复习——揭示课题——新授——巩固——小结——布置作业,不可否认,这样一条教学途径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但是,这一教学结构无法应对新课程的要求,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一、切实转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制定全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耍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

2、是教学的归宿。《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通用技术课程口标。因此,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而性。《标准》还提出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所以,学习廿标的阐述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走讲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事先已辛

3、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硕扯地把洋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在创新课试一试环节曾设计了一些革新的课题,如设计多用蚊帐、射击升降篮球甲、设计省力螺丝刀,学生的设计思路并不成问题,有的还能把构思清楚地表达出来,这说明教材中规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起点。其实,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來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Z前,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所以,我们应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从学生出发去备课,为

4、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冋答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在课前进行了解。例如,在设计“构思的表达”一课时,事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立体图的绘制,而且大多数对将要学三视图”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全班48名学生中,有40人己能正确绘制简单规则立体的三视图,其余8人能绘岀草

5、图,但冇漏线的地方,投影原理应用不太清楚。如杲把教学的起点定在“三视图的形成”,显然不符合实际。为此,我教学起点调整为“三视图投影规律的应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展示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除了可以在课前了解学生外,也可以在课中利用“导入”环节进行。三、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捉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新教材的特点Z—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击一定的思维空间。具休做

6、法如下。1.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在通用技术的教学屮,现实的、冇趣的、具冇挑战性的技术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例如,在《技术需要综合知识》一课中,以磁悬浮列车原理和京沪间架设哪种形式高速铁路作为切入点,极大激发他们对技术综合性学习的情感投入。2.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呆,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备课时,根据教学需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

7、出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处理加工成可操作的活动挂图或活动。例如:教学“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专利中请步骤。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捉高学生积极性。四、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门主的学习方式《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把培养学生技术索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标准》提出,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技术的重要方式。我们使用的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为学生创设了

8、许多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的空间。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1.学生口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技术知识,不失为一种行Z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