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ID:45934794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平昌县鹿鸣小学王洪[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最重要的交流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提问述存在封闭拘谨,提问过程中短促急躁,问题设计琐碎随意等问题。为此要优化课堂提问精心设计必要的问题,避免重复低效;尽可能使用特指问,避免思维搁浅;务必耍求言之有据,避免语焉不详;注重及时点拨启发,避免不知所云;讲究提问的技巧,避免无的放矢。[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问题;优化策略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因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等

2、观念也日渐深入人心。但在总体形势利较好的情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许多美中不足之处,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依旧呈现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缺憾,]o1课堂提问常见的问题1・1课堂提问封闭拘谨许多问题的设计带有明显的束缚性,犹如孙悟空怎么也飞不岀如来佛手掌那样,学生只能在教师有意无意划定的范围内思考作答。比如,学习《孙权劝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抛出了“请结合《伤仲永》谈谈你读了本文所得到的启发”这个问题。本来《孙权劝学》一文具有极大的启发性,能给读者丰富的思维空间,至少有孙权的善劝耐心、鲁肃的敬才爱才、吕蒙的学有所成

3、与从善如流等多个合理的维度,但这个设问将学生的思维拘束于“成才离不开学习”的狭小空间之内。此外,有些教师习惯用“对不对”、“…是…还是…”等句式提问,学生无须深思,非此即彼地简单表态即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按照教师的指定的思路和范围思考,一旦离开提示和指导就会无所适从。1.2提问过程短促急躁许多教师急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往往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完成这些任务),因而常常蜻蜓点水式地提问。主要表现为根本不等大多数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不等大多数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不等大多数学生愿意主动表述,就急不可待地提问。往往只让学生答出粗略的

4、感受便匆匆止步,甚至为了赶时间频频打断学生不合己意的回答。有的老师也追时髦似的运用“小组合作”,往往刚提岀问题就让学生交流看法。结果学生只能草草回答,答案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更严重的是往往只有少数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才能跟上教学节奏,其他人则逐渐沦为袖手旁观的听众了。特别是个别老师迷信于多媒体课件,常常等不及师生对话的充分开展就急于投影完备的“标准答案”,使课堂提问常常成为走过场,让学生经常沮丧于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巨大差距,因而常常不是主动自信的思考,而是消极地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1.2问题设计琐碎随意为了“调动学生的思

5、维”,有的教师一节课实际上提出了十个以上的问题,甚至是“满堂问”,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优化组合成一两个富有启发性的主问题。表而看师生一直在活跃地对话,但由于问题过多过碎,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指向和充裕的思考时间,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对课文往往只有零碎的印象和理解,甚至常常陷入“揣测师意”的泥潭。2课堂提问的优化对策课堂所提的问题尽量按弃求同和收拢,力求放飞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答案呈现“见仁见智”的理想状态,实现师生的“思维交锋”。2・1精心设计必要的问题,避免重复低效初中三年的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并非孤立静

6、止的,上海市特级教师陆继椿提出“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观点是很可取的。每篇文章应当突出一两个教学重点即可。无需面面俱到。落实到每一节课,问题应当精要。最好设计一个主要问题提挈全篇,当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则可以将主要问题再细分为儿个由浅入深的小问题。在一次全国性的展示课上,而对难以把握的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有位老师只设计了两个主要问题:“文中的父亲是个好父亲吗?为什么?”“文中的儿子是个好儿子吗?为什么?”听课教师们普遍感觉切屮要害,纲举目张。2.2尽可能使用特指问,避免思维搁浅设问分为特指问、选择问、是罪问和正反问四种,后

7、三者只耍求答者判断或选择即可,特指问则使用疑问代词提问,耍求答者务必针对特定的指向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和回答。比如,讨论《孔乙己》一文主题时,与其问“你认为本文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是讽刺孔乙己的迂腐,还是批判麻木无聊的看客”,不如改问“你认为文本批判的矛头指向哪些对象?”因为前者将学生的思维收束在三种既定结论之中,后者则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即便他们由于思维水平所限仍然只能在三种之中阐述,也能促进他们大胆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良性发展。2.3务必要求言之有据,避免语焉不详注重培养学生回归文本,从字里行间搜寻有用的信息,并梳理加工成自己的观点与

8、论据,力求“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女山分析人物形象不仅要有总的概括,还必须讲清楚种种特点的来历;划分结构层次不仅要有自己的看法,还必须说明白划分的依据;品味语言不能满足于感觉上的好坏,要说出儿点理由来…这样就能让学生养成凡事寻根究底的良好习惯,彻底杜绝脫离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