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

ID:10675885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然而,启发式教学中常见的方式就是课堂提问。教师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基于以上思考,结合实践体会就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谈几点拙见:中国1/vie  一、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国内外有关教学提问的研究与调查文献,从中可以发现,目前许多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用提问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主要表现为:  1.问题的水平偏低  教师的教学提问主要以强调知识记

2、忆为主,忽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所提问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果教师在提问中过分强调回忆,那么就不可能使学生在答问中显示出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解记叙文时大多数老师都会就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提问,这类问题就是过分的强调了知识的回忆。  2.问题的有效性差  根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学教师一般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只有56%。这就是说,教学中尚有将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无效或是低效的。大部分老师的问题停留在对不对,是不是这种类型上,这样的提问对文本的解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待答时间不充足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教

3、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的待答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教师留给学生组织答案的时间太少,学生失去了使他们的思维趋于完善的机会。  4.问题缺乏科学设计  由于教师不了解教学提问的知识和策略,没有掌握教学提问的基本技能,因而在实践中凭直觉行事,提问的随意性较强,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即兴式提问”,学生也往往报以“齐唱式”回答。表面上看,课堂气氛似乎十分活跃,但实际上是无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5.学生主动发问过少  由于大多数教师所提问的数量比较大或者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造成学生发问的机会相当的少。  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类型和

4、原则  1.类型  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的,因为学生所要学习的有侧重于辨认和识记、有的侧重于理解、有的则要求有更高水平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同时由于学生不同年龄和同一年龄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性格和认识结构上也存在着差异,因而提问不能千篇一律。  根据提问所指向的需要学生掌握的行为的性质及掌握这种行为的心理的复杂程度,可将提问分为一般性提问和高层次提问两种类型。  一般性提问。这类提问的作用是使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说明或解释概念的含义及事物的联系,包括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和运用性提问,比如:在讲解《斑羚飞渡》一文时,老

5、师就可以针对文中涉及的表达方式提问,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初一学生对五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高层次提问。高层次提问要求学生在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基础上对现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如:在讲解《木兰诗》时,我们涉及了复沓句这种新的句型,在上课时我们可以先就反复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复习提问,然后在讲解什么是复沓句。  2.原则  (1)目标明确。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思考,均须符合教学目标。比如:《猫》这篇课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大家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与前两只猫相比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写前两只猫行不行?因为这样的问题不仅紧扣

6、课文的重点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2)考虑学生的思路,所设问题要与学生的经验、情趣、年龄和智力水平相一致。比如:在上《第一次真好》完这篇课文时,我就设计了“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它就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年龄和智力水平。  (3)变换角度。提问要力避直白。直白不能更好地发挥提问的激发功能直就是角度固定;白就是语言品质低,思味不足。  三、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只有教师问得有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1.围绕重点和难点来提问  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

7、“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教师一般以预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前领会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目标,钻研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而准确地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设计出问题,并在课上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它展开对话。如教学《行道树》一课问:①“课文中对行道树的生活环境做了哪些描写;②它的生活环境不好为什么不回到原始森林中呢?学了这课,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育?”这样的问题把本课的重要情节显示出来,使学生深入地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行道树象征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既突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教育了学生。  

8、围绕重点、难点来提问,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一般来说,这样的问题设计适用于有文眼的文本或能筛选出引发学生对全文思考的问题的文本。  2.围绕疑点和争议来提问  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