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58011
大小:394.3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5
《《训诂和训诂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训诂学讲授者:王立东联系方式WANGLIDONG1970@163.com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一、引言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训诂不同于训诂学。在古代,训诂工作相当普及。《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曰嫉,害色曰妒。”八戒笑道:“你甚不通变,常言道,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西游记》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
2、符。”《六书精薀》:“户,室之口也。凡室之口曰户,堂之口曰门。内曰户,外曰门。一扉曰户,两扉曰门。”《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何胤疏:在貌爲恭,在心爲敬。貌多心少爲恭,心多貌少爲敬。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说文》。段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阳陵虎符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初中语文课本注:“皋比,虎皮。将军座位上垫着虎
3、皮。”但虎皮为什么叫“皋比”呢?将军的座位上为什么要垫虎皮呢?训诂材料告诉我们,古代战争中,虎皮是重要的战具,人们利用敌人畏虎的心理,披虎皮进攻以取胜。“皋比”当虎皮讲,始见《左传·庄公十年》,其文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杜预注:“皋比,虎皮。”蒙虎皮是伪装虎来吓唬故人。同时也显示军中有可以捕虎的勇士,这足以使敌人闻风丧胆。类似这样的事,在《左传》中还可见到。《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中,“
4、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可见在后代,虎这种猛兽具有强大的威胁性,虎皮征军事上就有着很大的作用,成为一种必备的战具。《论衡·知实》:“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众不见信,群众不相信。见信,略等于‘相信’,‘见’,不表被动意义。”杨宝忠姚萱《释“众不见信”》“众不见信”即“终不见信”,谓终究不被相信也。“众”读为“终”,训终究、终竟。“见”为助动词,表被动,训“被”。《古代汉语)’’众”字依字作解,训“群众”;谓“见信”略等于“相信”,“见”字不表
5、被动意义,均非。“众”、“终”二字古音同属章母冬部字,读音相同,古书多通用,如:l.《仪礼·士相见礼》:“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郑玄云:“古文毋作无。今文众为终。”汉简作“无改,终皆如是。’,’’众”正作“终。”(向卿大夫进言,开始时要看着对方的脸,言毕,目光下移至对方的怀抱,然后抬头注视对方的面部。进言者要容体端正,不要变动改容。)2.《易·杂卦》:“大有,众也。”阮元校勘记云:“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众,荀作终’。”3.银雀山汉简《晏子》:“过始弗智也,过众弗智也。”“
6、众”与“始”相对而言,吴九龙读为“终”,是也。4.《诗·鄘风·载驰》:“众稚且狂。”《诗》言“终和且平”、“终风且曀(yì,昏暗)”、“终风且霾”、“终风且暴”、“终善且有”、“终温且惠”、“终窭且贫”。“众稚且狂”与之句式相同。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云:“众当读为终,终犹既也。古书多借众为终。”5.《老子》:“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轴重。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终”作“众”。6.《史记·秦始皇本纪》:“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下文又云:“今闻韩众去不报。”张守节正义:“〔众〕音终。”韩众,即韩终。7.《论衡
7、·答侯篇》:“举世为位者,皆以祸众。”黄晖校释云:“众、终古通。《诗·振鹭》:‘以永终誉,。《后汉书·崔胭传》终作众。《韩策》:‘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史记·刺客传》终作众。《士相见礼》:‘众皆若是’。注日:‘今文众为终’。”“众不见信”.《文选·阮籍·咏怀诗》注引作“终不见信”,正用本字,是其证。《论衡》一书,“见”字用于及物动词之前者,凡70例。《论衡·语增篇》:“以古非今者,族灭;吏见知弗举,与同罪。”“见知”连用,二字平列,谓见到、知道,“见”字不表被动。除此以外,其他6例,“见”字均用为助动词,表被动。如:8
8、.《变动篇》:“案〔邹〕衍列传,不言见拘而使霜降。”9.《幸偶篇》:“长数仞之竹,大连抱之木,工技之人裁而用之,或成器而见举持,或遗材而遭废弃。”10.《感虚篇》:“地火不为见射而灭,天火何为见射而去?”11.《累害篇》:“以毁谤言之,贞良见妒,高奇见噪。”12.《语增篇》:“坑儒士,起自诸生为妖言,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