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

《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

ID:45553282

大小:55.9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4

《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_第1页
《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_第2页
《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_第3页
《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_第4页
《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論語》中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關係之探討一.前言宗教與政治是人類社會兩大產物:宗教,乃是人類認識自身與他者的一種特殊方式,其神聖性與不可懷疑爲最大特色;而政治,則是世俗世界中最具權力、管理性的社會現象。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不難發現宗教與政治的關係時常處於極度緊張對立的狀態,特別是在中東地區與西方國家,甚至因此引發戰爭。反觀中國,早在上古時期,政治與宗教便有合流的情形,加上政治力與儒家的倫理觀結合,致使帝權擴張且介入宗教領域,宗教遂淪爲政治的附庸。西方宗教社會學者馬克斯•韋伯(MaxWeber1864-1920)在《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一書提到:(中國的)皇權本身即是個制高且經宗教性聖化的結構

2、,從某種觀點上而言,它超出民間所崇奉的眾神之上。皇帝個人的地位,完全是基於他做爲上天(其列祖列宗所居的上天)的委任者(「天子j)所具有的卡理斯瑪(Charisma)」韋伯的說法大致符合中國文化存有連續觀的發展,但仍是在西方宗教教義的框架下來理解儒家的宗教與政治觀。儒家「聖人」意義下的「天子」,所強調的是藉由道德修養而達到天人同德,將一己之生命與天地之久長連結起來,並等同視之,進一步以主體去參贊天地,順此調適而上遂。此正是《周易繫辭傳》:「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彳所寓含之義。儒家以人文觀點來轉化原始信仰的鬼神崇拜,認爲宗教存在的目的是爲民服務,故應

3、首重人文關懷。《論語》一書可說是儒家最有系統探討人文精神的開山之作,所涉著層面相當廣泛,孔子的一言一行成爲日後儒者奉行的準則。本文欲就《論語》中對倫理、政治與宗教三者相關的論述進行義理的闡發,透過兩相對比,探究三者之間的關係與互動。

4、馬克斯•韋伯(MaxWeber,1864—1920)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頁224—225。彳參見《十三經注疏》《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頁17。二・倫理與政治之關係《中國倫理學百科全書》曾對儒家倫理觀的源頭作以下的解釋:中國傳統倫理發源于原始社會末期。堯、舜、禹三個氏族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人尊為古代的『聖人』。他們的

5、倫理思想,也即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源頭。儒家自覺地承接了這個源頭。『祖述堯舜』,是儒家一個突岀特點。3氏族部落的產生象徵以血緣關係爲主構成一個家族,家族成員長幼尊卑的次序形成「人倫」的槪念。《中文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根據許慎《說文解字》對「倫」有一解釋:小篆倫,從人,侖聲,本義作『輩』解(見說文許著)六書故謂『車以列分為輩』人之有輩,應如車列之層次井然,故倫從人。「理」者,道理也,是人類依據生命總體根源「道」所發展出的規範,根據人倫所形成的道德準則就是「倫理」。倫理觀念的使用最先以家族爲中心,原始部落生活簡單,人人各安其份,如同老子所言「小國寡民」的政治,不需要一套法律規章來約束眾人。隨著文明開

6、展後,眾人的事物日趨繁雜,「人倫」觀念才推展至政治,如《周易•序卦下》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羅阈杰以爲「儒家對社會倫理道德的教化,總是同政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特殊的、獨有的政治倫理一體化的特色。」6政治倫理3陳瑛、焦國成主編《中國倫理學百科全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3。°高樹藩編纂《中文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9年頁84。'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易》頁187。°參見羅國杰〈儒家倫理思想新探〉《儒佛道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一體化,始自周代宗法封建

7、制度下的政權結構。周天子建國,分封同姓諸侯治理各地,這種分土而治的政治型態,憑藉血緣爲基礎的家族倫理來維繫天子與諸侯的君臣關係。此種關係發展至春秋戰國,封建制度逐漸瓦解,禮崩樂壞,光靠血緣已無法延續國家政治生命。此時君主與臣下大多不再具有血緣關係,更多時候是處於利害關係。孔子目睹此狀,試圖爲政治上的矛盾對立尋求解決之道,於是他將政治上的君臣關係和人倫上的關係,作了合理的價値轉換與詮釋。《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一段話論家庭內的倫理:「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7《左傳》這段話提到由家推展到國家、全天下的觀念,一直是儒家所強調的「內聖外王」之道。如同《大學》八德目中,

8、以己爲同心圓起點,從己到家、國乃至天下,所形成的「差序格局」X,此與西方的團體格局強調人和人之間的平等共存不同,中國講求的愛是有等差的「人倫」,而西方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神學和律法的影響,強調「平等」和「契約」,因此家庭倫理和政治始終無密切的結合。至於中國的政治發展,受到儒家強調以孝爲忠之始的觀念,君臣間的職業倫理遂經由比附家庭倫理而轉變成上下的絕對關係。家庭倫理之中,首重父子關係。孔子相當重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