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

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

ID:45461348

大小:23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2.中国古代传统中历来提倡节俭,而在明代中期,陆楫提出“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社会消费观念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C.戏剧发展推动奢侈风气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3.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诸其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促进了市场繁荣B.有利于普及西装C.淡化了传统等级D.交际活动增加4.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集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3、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5.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从根本上反映的是(  )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晚清官员对创办近代工业的畏难情绪C.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D.人们对近代化的认识不同6.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

4、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7.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8.有人曾问《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戈多究竟指什么?他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因此评论家们作出各种解释

5、,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贝克特的回答反映出(  )A.对自由理想的向往歌颂B.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C.对人性解放的追求渴望D.对现代文明的苦闷迷惘9.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B.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0.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

6、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1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

7、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12.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  )A.服饰B.发型C.行为举止D.交通工具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

8、,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14.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