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19247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30
《孙权劝学导学案1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孙权劝学学案年级科目时间执笔审批学习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自己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习惯;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思考吕蒙前后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习重难点:1.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2.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预习导学: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①卿(qīng )②涉(shè )③邪(yé )④孰(shú)⑤遂
2、(suì )⑥岂(qǐ)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蒙乃始就学()()自以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表示疑问的语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已”、“罢了”的语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3、C)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学习过程:一、自学释疑。1.读课文,注意语气的停顿,试翻译课文。2.翻译下面的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二、合作探究:1.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2.吕
4、蒙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文中找出依据。三、拓展延伸:1.找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四、学习小结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内容二、研读课文:1.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
5、看待人和事。)4.“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三、合作探究:1.请你分别分析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性格特点。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2.从文中你悟出怎样的道理?学无止境,学到老活到老四、拓展延伸查找摘记有关读书、学习的诗句、格言。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书到用时方恨少。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⑦行万里路,读万
6、卷书。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⑨知识就是力量。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五、学习小结课堂反馈:1、请写出下列词语古今义①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②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③但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下面句子中表示感叹语气的是(A)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D、卿言多务,孰若孤?
7、4、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孙权对吕蒙说的“不可不学”中“学”指的是读书。B、孙权对吕蒙的期望并不高,只希望他知道一点历史故事。C、从文章内容看,吕蒙在“就学”之前是一个“才略”不高的人。D、从文章内容看,吕蒙“就学”后,进步非常快,远远超过了孙权当初对他的要求。5、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涉猎,见往事。6、表现孙权对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7、吕蒙对鲁肃说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一句话包含着哪几层意思?.四层意思:吕蒙现在认识
8、到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他的才略有了很大提高,不然他说不出这样的话;表示对鲁肃老眼光看人的责备;透露出一种自豪和得意的心情。温馨提示——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