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53950
大小:56.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8
《【课堂导练】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导学案:第16课 短文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6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2、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学习《陋室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陋室,是刘禹锡的居室名,意思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走进他的陋室,你一定会被刘禹锡的高风亮节所深深打动。二、资料助读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
3、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
4、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后又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
5、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知县,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三、基础知识积累1.生字注音。德馨(xīn)苔痕(hén)鸿儒(rú)案牍(dú)西蜀(shǔ)2.一词多义。(1)之:①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②何陋之有(倒装标志)(2)往来:①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的人)②其中往来种作(表示来来往往的人)3.词类活用。(1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4)无丝竹之乱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犹乱。)(5)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四、合作探究(一)疏通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5.教师点拨。(二)整体
7、感知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孔子云:何陋之有”。(三)走进文本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有鸿儒,无白丁(雅)。4.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静
8、闲逸)5.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7.“往来无白丁”包含什么感情?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8.在文章最后却又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