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

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

ID:44680478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1页
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2页
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3页
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这一节的内容选自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4第1章1.2.2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任意角和弧度值,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后,安排的一节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容,是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基本工具,是整个三角函数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体现

2、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难点是求值中的应用。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出两个公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基本关系式在两个方面的应用:1)已知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能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2)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求值、证明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例题与练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

3、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分析、探求、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来解决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他的三角函数值(2)教学难点: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他的三角函数值时,函数值正负号的判断。基本关系式证明有关问题。二、学情分析4由于该节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课堂上无论是基本关系的推导还是例题还是习题都可以放手让学生都独立完成。采用问题的方式让学自主探索基本关系,并用以解决问题。三、教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自主学习式相结合的方法指

4、导学生学习.充分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四、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五、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自主学习式相结合的方法六、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一)问题提出(二)新

5、课探究(三)深化课题(四)应用举例(五)课堂练习(六)归纳小结六个教学环节构成。(一)问题提出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简要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内容,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特征以及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让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知识做个简单回顾,做到心中有数,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接着提出思考讨论下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探究在探究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中,为了突出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体验成功,我采取了“新旧知识联系----学生归纳猜想结论---得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方式。探究一、基本关系1.设

6、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那么,正弦线MP和余弦线OM的长度有什么内在联系?由此能得到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OMP的形状特征,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有4由此可得sinα,cosα,tanα满足什么关系?3.如何用文字语言描述这两个关系?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商等于这个角的正切知识探究二:基本变形对于平方关系、商数关系可作哪些变形?引导学生自己推出变形式子4.若已知sinα的值,如何求cosα和tanα的值?(三)深化课题小组讨论下列式子对与错,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讨论,教学生化切为弦和的用法)(四)应用举例例1已知,

7、且为第一象限角,求、的值.例2已知,且为第二象限角,求、的值(五)课堂练习变式1已知,且为第三象限角,求、的值.变式2已知,求、的值.变式3已知,求、的值(六)归纳小结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4通过归纳小结,进一步提炼、升华自己所学的知识.(七)布置作业10.(1)(2)(3)11.12.七、板书设计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