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

ID:4459584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_第1页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_第2页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_第3页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入院的患者分组(糖尿病应激组、非糖尿病应激组,健康对照组),进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随即血糖均有升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尿病应激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o结论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不仅可以用在在糖尿病确诊中,对应激患者高血糖的鉴别,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关键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可见许多急症危重患者在人院检查时,血糖检测升高。这可能是患者原来就患有糖尿病,也可能是应激性、饮1=1食、输液等原因所致血糖升高。本文对入院伴有血糖升高的急症患者同时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及时观察,以期为临床区分患者病情及时对症诊疗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急诊入院。以病史、CT、心电图、生化等指标证实患有严重的创伤、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明显处在应激状态的患者80例,年龄20〜75岁,其中男44例,女36例

3、。根据患者的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将其划分为糖尿病应激组为31例,其中男20例,女“例,年龄42〜75岁;非糖尿病应激组为49例,其中男34例,女15例,年龄20〜70岁。选择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2—50岁,其中男25例,女15例,并排除其有糖尿病及其他急慢性疾病情况。1.2仪器和试剂血糖用己糖激酶法Dimension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用TDII特定蛋白仪免疫比浊法测定,中太生物提供配套试剂。1.3方法所有急症入院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测随即血糖(R

4、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于第2天清晨抽空腹血,复检空腹血糖(FBG)o有糖尿病史、RBG升高者为糖尿病组;无明显糖尿病史,RBG、FBG升高者,在发病第10-14d,应激期过后,复检FBG及餐后2h血糖,如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1],进入糖尿病应激组,其余为非糖尿病应激组。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QP0.05)o3讨论机体在受到严重的创伤、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强烈或有害刺激后,会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5、系统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增多,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2]o入院查有高血糖的患者,可分为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糖尿病性高血糖患者自身血糖值原来就高,在强烈有害刺激后会升高更明显。而非糖尿病性可由应激性、饮食、输液及药物等原因引起,这种高血糖是继发的、短暂的,不会引起持续性高血糖。血糖检测只能反应患者即时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实际上指的是被葡萄糖糖化了的血红蛋白(即血色素),这种结合是不可逆反应。现已公认HbAlc的水平与近期2~3个月血糖水

6、平呈正相关,HbAlc被认为是近期2~3个月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3],不受临时血糖波动的影响。糖尿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使HbA1c增高,而应激性高血糖则是短暂的,HbA1c不增高。通过本数据可知,人院时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随即血糖均显著升高,而血糖升高的幅度与应激状态及糖尿病控制状况有一定关系。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的FBG与RBG比较有所下降,说明RBG受饮食等因素影响较多,仅凭RBG不易鉴别二者,而通过检测HbA1c则可明显地看岀二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HbA1c的检测对应激性高血糖

7、具有病因诊断的意义,且检测方法简便,可及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综上所述,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不但方便而且快捷,可以更好地协助诊断糖尿病及相关疾病,避免误诊及漏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周薪,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2]吴翠珍•病理生理学•东南大学出版,1999:100-111.[3]王笠,胡晓波•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2):119-212.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

8、读原文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