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作者单位:110036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皇姑屯医院心内科(张智屏);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刘耐袁龙);辽宁省金秋医院心血管病急诊中心(刘培良)?通讯作者:刘培良E?mail:liupeiliang2002@yahoo•省略0?受体阻滞剂除在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及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外,其在心律失常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1]?O但其在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中,因其多为口服制剂,吸收慢、起效慢,在应用屮受到一些限制。超短效高选择性B??1??受体阻滞剂
2、注射液(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可克服上述不足??[2,3]?o所以,本文对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在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入选条件本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需治疗者64例,男29例,女35例。均为木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住院患者,年龄18-70岁。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颤(AF)、房扑(AFL)、阵发性室上速(PSVT)、房性心动过速(PAT)、窦性心动过速(ST)o1.1.2除外标准①妊娠。②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③未安装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④低
3、血压者,收缩压V13.3kPa仃00mmIlg)。⑤重度心力衰竭,NYHA2级或3级以上。⑥支气管哮喘。⑦不耐受B?受体阻滞剂(药物过敏者)。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⑨预激综合征。1.2方法1.2.1给药方法在心电监护下应用艾司洛尔(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号:610021),用药方法为负荷量0.25-0.5mg/(kg•min)内滴注完,维持量由0.05mg/(kg•min)开始4min滴注完成,若冇效,同量维持;若无效,负荷量不变,维持量递增,直到0.2mg/(kg•min)。
4、1.2.2观察指标心率判断以心电监护仪为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压每1min自动测量1次),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反应。治疗前后做十二导心电图及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离子情况。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异位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虽未转复,但心率减慢至100次/min以下,或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减至100次/min以下。有效:异位心律转复位窦性心律,心室率仍>100次/min,但较治疗前减慢220%,或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率仍>100次/min,但较治疗前减慢220%。无效:未达到显效或冇效指标。1.4统计学方法
5、计数数据采用t检验。2结果?本组64例中,显效31例,有效1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5.0%(48/64),其中心律失常的类型与艾司洛尔的疗效详见表1。?不良反应:在64例患者中共有5例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低血压2例(0.3%)(2/64),恶心1例仃.5%)(1/64),心悸2例(3.1%)(2/64)。减少剂量后不良反应很快消失,不必特殊处理,生化指标检查各项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艾司洛尔作为一种高选择性B??1??受体阻滞剂,具有其他B?受体阻滞剂的作用??[3]?o本文主
6、要对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观察,总有效率达75%(48/64),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疗效是肯定的。其中对于窦性心动过速有效率达86.2%(25/29),取得满意的疗效,因此,在围手术期(诱导麻醉、麻醉期间及手术后)出现的心动过速及/或高血压的治疗方面有广阔领域??[4]?,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英有效率为71.4%(10/14),疗效较满意。又因该药为一种超短效制剂(半衰期仅为9min)??[5]?,在急诊情况下,尤其对其分类一时难以明确时,可用艾司洛尔进行试验性治疗,如有效可继续应用,如无效停药后
7、不良反应及副反应很快消失,所以较为安全。对房扑、房颤的患者有效率为63.1%(12/19),虽未完全恢复,但减慢心室率的有效率在60%〜67%之间,对快速性房颤心室率的控制方面冇其独特的疗效。房速的冇效率为50%(1/2)效果不很理想。该药副反应发生率低为7.8%(5/64),且用药前后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说明艾司洛尔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夯物。?参考文献[1]黄峻•遵循专家共识推动B肾上腺索能受体阻滞剂的规范应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3):1937194.
8、[2]李树青,司忠义,张风香,王维忠•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心脏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杂志,2006,8(2):207?208・[3]史筱虹,邵长静•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老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5):418?422.[4]王洪波,邓文敏•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心脏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0,4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