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66620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2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和难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和难点省行政学院副院长闫越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各地政府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在理论上也还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有把它简单化的倾向,也有把什么都往服务型政府上靠的倾向。建设服务型政府,涉及观念、作风、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只有准确把握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确保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正确方向,使其成为真正为公众服务的政府模式。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的一次根本性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口号,其理论起源应该是西方国家在政府再造
2、中提出的建立顾客导向的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管理组织。政府的工作应该以顾客为导向,为顾客服务,政府应该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回应力。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是为公众服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理应从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践行为公众服务的宗旨无疑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服务型政府模式是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超越。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官僚制度是由威尔逊、马克思•韦伯
3、等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们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构起来的。政府的组织形式是以等级制度和多层权力机构原则为特征,表现为一种上级对下级的领导、监控和下级对上级的报批、执行的层级制度。公共服务是通过政府机构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来执行的o公共利益的概念是通过政治加以界定的,而不是政府与公民共同协商的结果。官僚制度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在市场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浪潮下,很难保证为公众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实现。服务型政府模式的基本定理是:1、以公民、公民权和公共利益为核心,致力于贯彻、体现其行政的代表性、回应性与责任性,并争取实现最大
4、化。行政应代表公民,帮助公民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给与积极的回应,承担起公民所赋予的社会责任。这三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因果逻辑关系。行政是代表公民的,因而它必须积极回应公民的需求,这种回应导致行政责任的产生,并以公民满意度为评价尺度。所以只有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行政行为的核心,政府机关才会更负责任地去为公民服务。责任履行促进了行政回应,行政回应又将增强行政的代表性。2、以多元化为指导,构建多样化的政策实现机制、责任体系与监督机制o服务型政府应改变原来单中心化的公共服务实现模式,建立由公共、私人和非营利机构构成的合作型组织模式,以适
5、应改革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政府公务人员不应当仅仅关注效率,他们也应当关注宪法、法律、社会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利益。政府绩效评估也应体现多元化理念,以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价值取向,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评估主体,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公平。由此可见,对我国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的一次根本性的转型。这个转型不仅是告别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管制政府,而且是要告别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主义浸润的官僚主义习气和严重的官僚主义的作风。服务型政府建设又是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公民、政府和社会组织的
6、关系和利益的重大调整。可以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是政府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工作是制度安排。即建立政府依公民的意志而行动和公民向政府问责的制度。政府的行动路径应该是由外而内的。即公民的期望决定政府政策设计的蓝图,公民的需求决定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内涵,公民的满意度决定政府政策执行的成效,公民的评价决定政府政策变迁的方向。只有着力于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才抓住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我国当前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很多地方比较重视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便民服务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建设。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7、,但由于没有触及到制度安排这一根本问题,并没有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的范式,出现了政府服务的一些异化形态:一是差别服务。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既然是为公众服务,那么这种服务就应当是普遍的平等的。但事实上,当服务具体落实到不同主体时,又肯定会造成非等同的结果,即差别对待。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我国城乡居民所享受的政府公共服务的不平等现象。二是强制服务。服务型政府的服务本应该是由公众决定的,最关键的是由公众来决定要不要服务,要多少服务,由此决定服务的方式与效果。然而在“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指导下,这种服务就可能演变成强制“服务”。甚至名为
8、“服务”,实为谋利。三是不对称服务。从本质的角度来讲,政府行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旨归,这种服务只有满足了社会、企业和公众的需要,并对他们的利益实现有所助益时,才有实质性绩效,服务对象也才能给其肯定性评价。但实际情况有时却恰恰相反。政府在不了解社会、企业和公众的想法、需求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公众提供服务,确定服务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