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08321
大小:24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1
《《手比头高〉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比头高》说课一、说教材。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字里行间包蕴着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针对初三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叛逆心理的特点,所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纠正字音,品味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哲理。3、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激励他们少空谈,多实干。三、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激励他们少空谈,多实干。五、说教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质疑法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定了
2、如下的教学结构,包括:课堂导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探究品味——质疑探究——情景体验——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环节。七、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自己很有才华,但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除了会夸夸其谈外,一事无成……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迷茫。其实,人生路上,遇到波折是正常的,关键看我们怎么去做。今天,让我们走近陈兆庆的《手比头高》,看看他是怎样给我们以启示的?)。设计意图:引导学
3、生在思考中进入课文设定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求知欲,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2、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一二大组朗读1-3段,三四大组朗读4-10段,11-13段全班齐声朗读。教师随机指点学生有关本课的生字,出示卡片提问生字:攥、嗤、绷、拽等。设计意图:一是为了扫清字词障碍,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后面文章内容的理解打下基础。在完成了以上的任务后,进入第三环节。3、整体感知: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在听读过程中完成两个思考题:(1)在理清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上,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4、2)作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其次,学生默读课文,讨论文章思路。指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思考文章的思想内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明确本文情节分为三部分:1-3为第一部分,4-10为第二部分,11-13为第三部分。设计意图:录音示范,能使学生更加专注的阅读课文。思考题让学生带有目的性的阅读课文,边读边感悟,理清文章思路。4、研读赏析: 结合文章内容,我设计了如下的思考题(1)“我”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是什么?(2)父亲对我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3)父亲为什么要大声
5、命令“我”把手举起来?(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手比头高”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设计意图:采用连环提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挖掘出题目的真正含义,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感情的把握水到渠成。5、质疑探究: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质疑探究这一环节,全班学生交流有疑问的地方,随学生的提问,师生共同筛选了一个问题:文章反复对父亲的神态进行描写,作用是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同时,根据学生的疑问,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6、情景活动,生活体验。
6、设置的情景为:(1)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了解了这个故事后,你最想对哪位人物进行采访?你打算问哪些问题?(2)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被采访者,回答记者的提问。设计意图: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父与子所处的位置不同,立场不同,感受自然也不同,使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教益,自发自觉的调整自己的叛逆情绪。7、布置作业:a、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段话。b、为本文写作一篇读后感。设计意图:设计弹性选择作业,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
7、、兴趣、需要在有限范围内自由选择,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提高作业的效率。8、板书设计:手比头高陈兆庆时间:“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地点:家中人物:“我”、父亲事件:我对父亲的批评不服气的回避,然后拔腿走出房间,最后被父亲说服。设计意图: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能体现散文的特点,既体现了课文重点内容,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题:要有实干精神,避免夸夸其谈。最后送你一段话:臧克家曾称赞闻一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实际生活中少空谈,多做事,做一
8、名“言必信,行必果”的新时代中学生。设计意图:以名言的形式,倡导学生将实干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当然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课堂教学中,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仍要加倍努力!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