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

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

ID:44304430

大小:43.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0

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_第1页
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_第2页
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_第3页
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_第4页
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文体与翻译_兼与林璋商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H誇言开忠翻译论坛■_J0N02016年第1期总182号GAKUSHUTOKENKYU也谈文体与翻译兼与林璋商榷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亚欧语系胡稹[摘要]时下日语界一些谈论文体翻译的文章,存在用语言学的观点强求文学翻译,但又忽视对当代汉语文体研究的倾向,结论也流于简单和表面,对人们学习、研究文体翻译未起到应有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本文根据现代汉语的产出过程和实际使用状况,从例句出发的观点,提出部分语体包括文艺语体可采取的翻译策略。结论是不应简单地根据语体概念,以口语语体词对译原作口语语体词。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度使用书面语体词对译部分原作口语语体的文字。[关键词]文体翻译口语语体书面语体现

2、当代汉语文体DOI:1Q.13508/j.cnki.jsr.2Q16.Q1.017123H誇言开忠翻译论坛123H誇言开忠翻译论坛1林璋对林少华著、译文体的批评就文体翻译问题林璋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文体”与村上小说的翻译》(2014。以下简称“林文一”),它要告诉《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2009)的作者林少华何谓文体;另一篇是《文本的翻译与评说——以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为例》(2009。以下简称“林文二”)。由于文体与翻译的关系过去日语界少有人关注,可谓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的一个弱项(高宁,2001;陶振孝,2005),所以“林文一”无疑具有价值。尤其是它对文体以及语体、风

3、格、体裁的概念区分一可以“将文体作为一个上位概念,将文本的类型看作体裁,将表达方式看作语体,将从文本感受到的气氛看作风格”(2014:6)—有着独到而新颖的见解,值得高度评价。然而“林文一”也有不足。首先,该文几属文体学知识的介绍和辩难,未说清这些知识与文体翻译的关系,文章结构还存在失衡的现象:区分概念的篇幅超过全文的5/6,而评价林少华译作文体的部分不足1/6(笔者未能逐字统计,仅按所占版面得出此大致数据);其次,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即结论,非常简单:“村上作品的言语风格,总体上说属于‘平淡风格'而村上作品的林少华译本属于‘绚丽风格'这是两种对立的风格。”(2014:4)这与藤井省三

4、的结论——“林少华在文体方面多用典故(所指不详一引者。下同)、对句(其实是排比句而不是对偶句)等修辞方式”,(2009:114)换言之即具“绚丽风格”的“美文”文体一如出一辙。是否村上春树的语言风格“总体上说属于‘平淡风格'而村上作品的林少华译本属于‘绚丽风格’”,若不对二人的全部作品都做统计分析是无法得出结论的。据说林少华翻译了54部村上春树的作品,估计总字数至少也有大几百万字。如果我们不能从他所译作品的总词例数进行统计分析,而仅通过不断重复对那一段译文,即“玲子……缓缓弹起巴赫的赋格曲。细微之处她刻意求工,或悠扬婉转,或神采飞扬,或一掷千钧,或愁肠百结”,以及不多的几段译文的批

5、评是无从说明问题的。高宁对同类现象曾有批评:“人们对译者,往往是通过对其代表性译例的评价而覆盖其所有译文。总之,无论优劣,都并非是对译者所有译文进行地毯式检索后得出的结论。因此,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存在不合理因素,需要翻译研究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这一点。”(2013:81)王志松也说过:“就算所举例子多用了几个四字词是‘六朝美文’,那也无法以此类推整部小说的译文全是由四字词句构成的。123H誇言开忠翻译论坛”(2009:118)日本有人对村上春树作品的词频做过统计分析,可做参考:作为“历史”关键词信息的“军队”在《且听风吟》和《寻羊冒险记》中所占的比例和出现频次都非常高,反之

6、作为“现实”关键信息词的“身体”在村上春树中、后期的作品才逐渐占有篇幅(工藤彰等,2011:30)。这为人们了解前、中、后三期村上春树对书写“历史”抱有的强烈愿望和后来转向对“现实”的关心提供了帮助。“林文二”的缺陷是同样与文体翻译无大关联,“摘要”说要用“分析技术和表达技术”对“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进行“技术分析”(2009:105),但阅毕全文不见有任何分析,只是在“结语”部分说,为保障译文文体翻译质量,“需要更多地得到翻译技术的支持”(2009:115)。然而这个“翻译技术”具体指什么也未见说明,仔细核对后才发现似乎说的就是“在保障译文的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去追求译文和原文的最

7、大对应关系”(2009:115)。其实这不是新观点,来自同作者的《关于译文的质量指标一可接受性+最大对应关系》(林璋,2008。以下简称“林文三”),对此有人评论:它“旨在创建一种以科学标准判断译文是否正确的可操作理论,但从其题目和内容看,似皆与该‘理论’欲达到的目标相悖,由寻求理性开始而以走向反理性告终。理由很简单,因为参照‘科学’的定义,‘可接受性’或‘最大对应关系’都不是可以量化或规则化的标准,皆属于主观判断,与过去的定性标准没有本质的差别”(胡稹,201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