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

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

ID:44256907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_第1页
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_第2页
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_第3页
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宪法中的平等权【摘要】平等曾与自由相提并论,被认为是人权发展史上最初被主张的权利。各国宪法针对平等都做出了不同规定,文章浅谈了如何理解我国宪法中平等的含义,及如何实现平等权法律保护。【关键词】合理差别;宪法司法化平等一直以来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平等条款是宪法最重要的条款之-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学界也存在不同认识:权利说、原则说、权利原则双重属性说等。对此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平等有哪些含义及如何保护?一、平等权的含义平等曾与自由相提并论,被认为是人权发展史上

2、最初被主张的权利,当时称为平等权,是在人权相关理论发展尚未成熟情况下产生的。事实上平等不能与一般的自山权利相提并论。平等权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实体性的权利,同时又是现实生活中实际运行的权利。平等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平等权基本内容平等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平等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反映平等权的所有内容。在现代宪政国家中,平等权首先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

3、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的含义有三:1•所有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二)平等权的理解1.现行宪法规定的平等权不包含立法上的

4、平等。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敌人不能与人民享有平等的立法权。2.现行宪法规定的平等原则,是一种以法律规定为前提的同等对待,即给予法律规定条件下同等的人以同等的对待、不同等的人以不同的对待。宪法追求的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宪法保障的平等权构成法律上的平等权的基础。实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但同时不局限于权,平等的义务、平等受罚、平等救济、平等负担等也是其不可或缺的内涵。3.我国公民的平等权还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等方面的内容。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含义不仅包括不能因民族和性别的不同

5、而获得法律以外的特权或作为限制权利的借口而受到歧视,而且包含经济、政治、社会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平等。可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范围内的平等,并不是事实上的平等。本质上是权利与义务平等,在法律关系上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社会身份、职业、出身等原因不应成为任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理由。但在现代社会,基于社会的各个成员自身所不能改变的客观原因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先天拥有和分配不均、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社会和个体差异等,如果法律上完全无视这些差别,而绝对的实行和保障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就可能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

6、。所以,现代宪法理念吸收了“实质上的平等”的原理,即在起点时给予“弱者”以合理的优待。也就是对公民权利实行平等保护时不排除合理的差别待遇以企求实质之平等,如在劳动权的设定上,由于妇女生理上的特殊原因,在劳动中加以特殊保护。这是现代宪法对公民权利平等保护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宪法上并不是绝对地禁止差别对待,只不过是允许合理的差别,而不允许不合理的差别。这也是平等权的相对性的体现。二、平等权的保护(一)修改完善我国宪法中的平等权,完善平等权的法律保护正确认识平等权,加强平等权的立法保护,无论在制定宪法

7、还是在制定其它法律法规中,要把平等观念和平等原则贯穿于整个立法过程中。按照平等权规范结构要素在宪法中增加禁止歧视条文、补充A山类平等权、补充差别待遇合理化理由、修改补充限制权利条款、增加规定保障措施(如宪法权利的可诉性、可司法性等)等内容,增强法律保护。(-)深化政府职能建设,创新服务理念,依法治国各级部门在执行各类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切实维护公民的平等权,提高我国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自觉按照宪法平等权规范要求进行立法和执法的能力。(三)寻求宪法平等权的司法适用途径如果缺乏相应的救济途径,平等

8、权在受到侵犯时就得不到相应的补救,建立一个有效的宪法诉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宪法司法化是现代宪政国家完整的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宪法适用不仅是宪法实施的重要方面,而且也是立宪国家加强宪政建设,树立宪法权威的内容。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涉及侵犯公民平等权的案件,应当积极受理,严格按照司法程序进行,保障公民权益不受侵害。(四)提高认识,加强普法宣传从思想理论上增强对平等权及自由的认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我国平等权宪法学理论研究的同时,继续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参考文献[1]朱应平著•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M]•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