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

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

ID:44120034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_第1页
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_第2页
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_第3页
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_第4页
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的有效德育实现韩传信(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合肥230061)[摘要]通过多年来对中小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个体品德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且具有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生活背最个体之间和不同学段之间。教师只有选择和创设适合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才是使德育走进学生心田。实现有效德育的方式是激发道德学习愿望,确定德育起点;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选择师生交往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增强教育可接受性。[关键词]品德发展;学生差异;有效德育;实践策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关心每个学生

2、,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德育不仅依赖外部条件,而且也依赖学生的内部因素。从现实來看,学校德育往往注重学生整齐划一的教育,教育者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很少顾及学生品德发展的差异,导致德育内容要求不能有效地被学生个体内化和恰当表现,其结果可能是费力颇多却收效甚微。一种不适切学生实际的德育,可能造成个体道德的虚假成长,甚至会破坏个体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品德发展的差异,了解学生品德发展所处状况,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才能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一、学生品德发展存在差

3、异的因素学生品德发展是在遵循连续性、阶段性、定向性基础上,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的,这是因为品德发展在速度、到达水平以及优势领域方面往往不尽相同。品德发展差异是指个体在共同性和独特性方面不同程度的、有差别的发展,是相对于统一发展、平均发展而言的。不同年龄阶段、生活成长环境、品德基础和个性特征等决定了学生品德发展的个体差异。(一)不同学生个体的品德差异。品德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要求的反映,具有稳定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特性。可以说,品德是行为的、价值的、关系的、心理的、思维的和语言的多层次构成物。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中,所谈到的“有个性的人”,是指

4、有差异性的人。学生接受教育往往具有生理心理、环境条件、同伴交往、社会评价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这些不同基础导致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自己道德结构建构的主体,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有自rh选择的权利和自主体验感。建构主义理论强调道德学习的主体性,认为道德学习是社会价值内化与个体品德建构过程的统一,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在已有品德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来改变其内部认知结构,从不平衡走向平衡,再走向新的平衡,从而获得品德发展。学生获得道德认知途径:一是与其他道德主体发生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接触外部道德规

5、则;二是与其他道德主体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感使学生在原有道德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双向建构,获得对他人亲爱、锲惧或尊敬的情感。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起点和基础,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道德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并对道德认识具有指向作用、驱动作用、弥散作用、中介作用和固化作用。(二)不同年龄阶段的品德差异。青少年儿童品德行为在总体上呈现出年龄特征,并且表现出各口特点。rti于个体成长条件、实践活动和品德心理机能的变化导致品德发展既有顺序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1]个体成长过程经历了各种不同的道德发展的水平、阶段,而发生在这同一个

6、人身上的这些不同水平与阶段如果被横向排列起来,就成了同时并存的许多各不相同的道德价值观念,我们可以将这些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道德观念看作是发展水平上的不同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同样地,品德发展也存在着年龄特征或关键期。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指出,不同年龄阶段对道德规则理解是不同的,如对“公正”概念,7〜8岁之前,儿童把服从成人的权威作为公正;8〜10岁,把平均主义作为公正;从11、12岁开始,考虑公正不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完全服从同一个规则,而是考虑到每个人的情况。后來,科尔伯格依据“两难故事法”道德推理方式,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每一个

7、阶段发展都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前提,高级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必然包插或涵盖低级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由此看出,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德育面临不同的任务,小学阶段侧重生活观教育,强调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地说,小学低年级侧重行为训练,中年级培养自觉纪律,高年级培养文明习惯,并防止不良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侧重是非观教育;高中阶段侧重人生观教育。构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德育衔接,使学校德育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说明的是,有效德育既要有规范的统一性,又耍有个性的差异性;是在适应与超越中寻求统一,在面向

8、全体与顾及个别间寻求平衡,处理好差异德育与趋同德育的关系。趋同德育就是说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教育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基础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