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吉非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吉非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临床价值【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和毒性反应。方法1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均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及可评价的客观指标。采用吉非替尼(Iressa)口服500mg/do结果16例患者中,有14例可以评价疗效,其中获得CR1例,PR4例,SD4例,PD5例。总有效率为35.71%,稳定率为28.57%,临床受益反应率为64.29%o结论吉非替尼可以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副反应可以耐受。【关键词】吉非替尼;晚期胰腺癌;治疗;临床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6例晚
2、期胰腺癌患者,其中女7例,男9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1岁。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影像学至少有一个可以测量的病灶作为目标病灶。其中7例患者分别接受过奥沙利钳、氟尿囉噪、健择单药或联合治疗,疗效不佳。在前次治疗停止4周后,开始本次治疗。所有患者卡氏评分270分,在接受治疗时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和心电图均正常。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1.2治疗方法吉非替尼(Iressa)口服500mg/d,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在应用过程中,除非出现不可耐受的副反应或病情进展,否则吉非替尼不停药。1.3评价标准客观疗效按WHO标准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
3、)、稳定(SD)和进展(PD)。临床受益率的疗效评定标准:镇痛药用量减少250%,需每日记录;疼痛强度减轻$50%,需每日评定,采用疼痛记忆评定卡(MPAC)评定,记分范围为0〜100,每周总结;体力状况改善220,需每周评定,采用卡氏评分法评定;患者体重增加27%,而非体液潴留者,需每日称量。具有以上一项指标改善,持续4周以上,且无其他指标恶化者,评价为临床受益病例。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标准进行评价。2结果2.1病例治疗情况1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只完成了2周的治疗,因经济情况退出治疗;14例均完成了4周的治疗。吉非替尼剂量未做调整。2.2治疗疗效评价从
4、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成功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14例患者中,4周后评价:CR1例,PR4例,SD4例,D5例,有效率为35.71%(5/14),定率为28.57%(4/14)o其中有效及稳定的9例患者目前仍在服用吉非替尼治疗。达到CR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已经12周。2.3临床受益评估14例患者中,临床受益率9/14(64.29%),主要表现为患者疼痛评分改善250%以上,镇痛药用量减少$50%,体力状况改善$20%。2.4不良反应全部患者均进行安全性评估。不良反应主要为1级和2级的皮疹、腹泻、口腔炎、白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及恶心、呕吐、转氨酶轻度升髙等,未出现3〜4级
5、的毒副反应及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其中皮疹发生10例(71.43%),有效的9例患者有8例发生皮疹。3讨论自从靶向治疗药物问世后,胰腺癌靶向治疗就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体内外实验证明胰腺癌组织细胞中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6,7]o其表达与胰腺癌预后密切相关,有学者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较短[8]。吉非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苯胺喳咻类化合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家族起到把细胞外信号转导到细胞内的作用,增加了肿瘤细胞的增殖,阻止凋亡,增强了其活性、黏附性和侵袭性,EGFR转导的信号在肿瘤进展中如肿瘤血管生成、远处播
6、散和抑制凋亡等过程都起了关键性作用。EGFR酪氨酸激酶EGFRTK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吉非替尼口服给药方便,生物利用度约60%,半衰期为41h,主要在肝脏代谢,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研究针对EGFR和它的信号转导的靶向治疗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DNA损伤修复。由于我们刚刚开始本项研究,积累的病例数和随访时间都不足,无法统计一年生存期,但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率及稳定率和临床受益率仍令人鼓舞,特别是在达到CR的患者和1例PR、及1例SD的患者,过去曾接受过健择,草酸铀,5FU等药物单药或联合化
7、疗,出现耐药,但在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后仍有效。综上所述,吉非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有明确的临床价值,是一个有效的方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但受益者仅有部分,说明在胰腺癌发展过程中不仅有EGFR的突变,还涉及其他基因的改变。不仅如此,EGFR本身序列的改变也会影响吉非替尼的治疗反应,对于胰腺癌的治疗仍然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JemaA,SiegelR,WardE,etalCancerstatistics.CACancerJClin,2006,56(2):10613.[2]DeJ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