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ID:44030131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_第1页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_第2页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_第3页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_第4页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木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05例重症MPP患儿(重症组),并选取同时期105例轻症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重症MPP大部分临床症状有咳嗽、高热,高热持续时间长,极易有气促、心动过速现象,有的还会岀现发纟甘、三凹征症状,经肺部影像学检测一般会显示大片状阴影,伴或不伴肺不张症状、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等肺内严重并发症,还有的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出现功能受损现象。重症MPP患者中有16例发生闭塞性支气管

2、炎症状。17例重症患儿随访只有4例基本好转,肺功能恢复正常;其余经肺部高分辨CT检查有肺不张现象。结论临床症状严重、发热持续时间长、肺部影像学呈现大片状阴影,合并肺不张等肺内严重并发症患者或存在系统功能受损严重MPP患儿,需予以高度关注并及早予以治疗,若重症MPP患者出现遗留性肺结构及功能受损现象,需予以肺部高分辨CT检查并长期随访。【关键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预后支原体肺炎(MPP)在临床小儿肺炎疾病中是一种较为重耍的类型,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10%〜30%,流行期会上升到30%[1]。患儿大部分具有较为良好预后质量,但是依然有患者会发展为重症肺炎,•且对多个器官产生累及性

3、。近些年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越来越高的发病率,使得临床治疗存在一定困难性。为了确定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所具有的临床特点及英预后质量诊断分析,本文选取105例重症MPP患儿,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05例重症MPP患儿(重症组),并选取同时期105例轻症MPP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MPP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特点,•且胸部经影像学检查单侧或双侧存在异常变化,且存在MP特异性TgM抗体呈现阳性,经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并无明显效果,病程初期并未检查到其

4、他类型病原感染。1.2方法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加以统计分析,重症组患儿判定标准[2]:与一般MPP临床表现情况相结合,参照国内外儿童重症CAP诊断标准,并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指标进行判定,诊断为MPP疾病基础上,符合以下标准前3条任意2项和(或)后2条内任意1条者则可确定为重症MPP患者:①患者出现较显著气促或心动过速症状,其中5岁时,R230次/min,IIR2120次/min,伴或不伴有动脉血压降低、严重并发症如三凹征及发纟甘等情况;②合理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持续1周以上并未获得疗效,或连续发热时间>10d;③经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大片状阴影,其范围超过一个肺段或肺叶,会累及到单叶或多叶

5、现象;④存在胸腔枳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肺脓肿等严重肺内并发症状;⑤有较为严重的低氧血症,Pa()2<60mmHg,或患者并发其他较为严重的功能受损现象,例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力衰竭、心肌炎、消化道出血、电解质或酸碱度严重失衡现象等)。相对重症患者,症状较为轻者则可入选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显示、肺内并发症及系统功能严重损害情况。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在本文所选取的重症组105例MPP患者中,男65例(61.9%),女40例(3&1%);年龄1.2-15.9

6、岁,平均年龄(7.6±2・3)岁。对照组105例患者中,男58例(55.2%),女47例(44.8%);年龄1.2〜16.9岁,平均年龄(9.1±2.8)岁。重症组主要临床特点为气促者23.8%(25/105),心动过速者42.9%(45/105),两种重症均存在患者为17.1%(18/105),无动脉血压降低现象;同时出现咳嗽发组症状者2.9%(3/105),三凹征患者14.3%(15/105);肺内出现湿啰音者50.5%(53/105),干啰音者6.7%(7/105);患者体温均高于38・5°C,90例患者(85.7%)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存在持续高热或反复发作现象,然后改用糖

7、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热程(16.6±6.4)do对照组患者临床特点为气促者12.4%(13/105),心动过速者4.8%(5/105),并未冇两种症状同时存在者,无动脉血压降低现象;均出现咳嗽症状,肺内湿啰音55.2%(58/105),干啰音患者5.7%(6/105),未出现发绡、三凹征等严重呼吸困难症状;1例患者体温保持正常,5例体温在38.1〜38.4°C,其余均238.5°C,予以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体温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