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保留式灌肠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留式灌肠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因素多,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尤其是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故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备受关注。在临床上用生大黄粉、芒硝灌肠结合西医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对消除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缓解症状、促进恢复健康取得良好效果。【关键词】屮药保留灌肠;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27-02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9--2013年采用保留式灌肠应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189例,男108例,女81例,年龄23-89岁,
2、平均年龄48.5岁。其屮患胆道疾病79例,酗酒44例,高脂血症8例,疑似所致2例,病因不明58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胰腺疾病学组2003年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2临床表现及诊断指标189例中,有不同程丿艾腹痛149例,疼痛主要位于上腹部,无明显腹痛2例,腹胀为主要表现36例,发热伴恶心、呕吐者18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血尿淀粉酶测定,阳性率99.7%,并接受影像学(腹部CT、彩超)检查,阳性率97%。1.3诊断方法①临床表现;上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②诱因:饮酒、高脂餐、暴饮暴食、服药史。③
3、既往史:胆道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腹部肿瘤等。④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⑤化验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肾功、电解质、血脂、血脂肪酶、血糖。⑥影像检查:腹部彩超、腹部CT。⑦病情平稳后,行上消化道造影、部分病人行ERCP检查。1.4并发症其中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小肠坏死1例,肾功不全1例,肝功不全1例,肠麻痹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1.5治疗方案1.5.1内科常规治疗①确定诊断后,利用充分有效的扩容,改善内环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②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禁食禁水。③合理应用抗生素。
4、④胰腺休息法,抑制胰酶分泌,抑制胃酸分泌。⑤全身支持治疗:全胃肠外静脉营养。⑥重要脏器功能检测。⑦镇静、解痉、对症。1.5.2保留式灌肠灌肠液配制;生大黄粉50g、芒硝50g,开水浸泡50-60分钟,用纱布过滤去渣取液300ml,温度39-40°C。操作如下:协助患者左侧卧位,臀部靠近床沿,显露肛门,松弛肛门括约肌,减少插管阻力,用石蜡油棉球润滑灌肠管前端30厘米,灌肠管插入肛门30cm。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滴入灌肠液,速度每分钟60滴-70滴。灌肠液保留时间大于2小时。拔出灌肠管轻柔肛门,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清理用物,观察
5、患者反映,作好记录。2结果189例患者中,181例痊愈,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3・20,腹痛等症缓解平均6.3R,平均住院11H,麻痹性肠梗阻2例,转外科手术4例,其中3例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经积极治疗症状明显加重,伴小肠坏死1例,肾功不全1例,肝功不全1例,多脏器功能不全1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28例合并但系结石患者于病程后期或出院三个月内行胆囊切除或胆道探查取石。出院后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到三年,均未发现胰腺炎复发。3总结自20世纪60年代,外科手术一直是重症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临床实践证实
6、,患者病死率仍无明显改善,胰腺局部炎症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和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时,由于异常激活的胰酶在造成胰腺损伤的同时,也激活了胰腺内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后者及胰酶等毒性物质大量渗出,影响各系统和器官功能,导致全身及性生理紊乱。早期手术很难将坏死胰腺组织彻底清除,不能阻止胰腺进一步坏死的发生,也难阻止胰酶物资的继续生成,而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反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增加胰腺感染机会,从而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影像技术、治疗药物发展,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冇了显著进步,并且带来了治疗策略上的显著变化。采
7、用内科措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提供成分血容量,防止休克,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控制感染,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低于手术组,且病程短。目前,我院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保留式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缩短疗程,取得满意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配以芒硝增加肠蠕动,恢复肠道功能,用利于排出积便积气,消除肠道细菌和内毒素,从而减少肠道细菌转移,防止胰腺感染发生。参考文献[1]唐承薇•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要点[J]・中国实用医科杂志,1005-2194(2005)03-0276-01・[1]毛正利,周菊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
8、症胰腺炎疗观察[J]•西安国防医药,2009,19(11).[2]中华医药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组•中国急性胰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3):190-192.[3]杨冬华•胰腺病因研究现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9):517-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