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

ID:44026291

大小:177.44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_第1页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_第2页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_第3页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_第4页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探究概况[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IBS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有较快进展,本文就中医药治疗腹泻型IBS的实验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R5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6(a)-0010-03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

2、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持续或间断发作,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根据罗马III诊断标准[1]可分为以下四型:便秘型IBS(IBS-C)、腹泻型IBS(IBS-D)、混合型IBS(IBS-M)和未定型IBS(IBS-U)oIB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感染炎症、神经-内分泌-免疫、遗传、饮食、精神等[2]。临床上西医多以对症治疗

3、为主,针对IBS的西药主要是解痉剂、止泻剂、缓泻剂、抗菌药物及微生态制剂,适当配合抗抑郁药物等,由于药物自身限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缺乏特异性,不能完善地缓解病情、控制发作。故以中药为主治疗IBS在缓解病情、减少毒副作用、降低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中医无“肠易激”之说,本病多属中医之“腹痛”、“泄泻”、“郁证"等范畴,目前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有较快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方面作一概述。1肠道动力研究周福生等[3]对肝郁

4、脾虚型受试患者采用顺激合剂(主要成分为白芍、白术、夜交藤、防风、木香等)干预,同时应用“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广州中医药大学脾冃研究所与中山大学电子系共同研制)行多通道结肠电同步检测与分析,观察治疗前后结肠动力学的变化,并分别与正常组结肠动力学比较,发现顺激合剂改善了IBS肝郁脾虚证患者治疗前结肠活动亢进现象。王智君等[4]取穴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电针用100/2HZ疏密波,刺激强度为1、2、3mA(每隔10min增加1次),单次治疗30min,予模型大鼠在稳定的麻醉状态下植入注水球囊感受压

5、力变化测得结肠蠕动波。观察发现IBS大鼠较正常组相比,结肠蠕动频率明显增加,电针治疗后30min内其结肠蠕动频率明显下降,之后的跟踪观察显示,电针虽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然而结肠并非存在功能异常的唯一部位,近年来研究发现,食管、胃、小肠、回盲肠以及胆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易激性”,尤其小肠,目前被认为是与IBS症状密切相关的部位[5]。中医药对于小肠动力的研究也在进展中,陈文莉等[6]研究加味痛泻药方对小鼠小肠推进及药物性腹泻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味痛泻要方(以白术、白芍、制首乌、淮小麦等为

6、主加减)对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致泻率明显下降。刘春等[7]以调肝运脾汤(主要成分为炒白术、炒白芍、陈皮、防风、炮姜、茯苓、黄连、木香、肉豆蔻)为基础方,另以碳沫推进长度计算小肠推进百分比,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可明显改善小鼠腹泻症状,减缓小肠推进率。2内脏高敏感性刘珊珊等[8]以疏肝健脾复方干预IBS模型大鼠,测定用药前后大鼠腹部收缩反射阈值(AWR)及血清、结肠中五務色胺(5-HT)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该复方可以显著提高IBS大鼠的AWR,降低5-

7、HT的含量。石君杰等[9]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逍遥散可降低IBS大鼠内脏高敏感性,提高模型大鼠的AWR,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内皮素的分泌与释放实现的。石君杰[10]在另外一项关于逍遥散干预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中,以球囊结肠卡扩张引起的腹部收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评估其内脏敏感性,以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评估逍遥散对IBS大鼠的结肠转运功能,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酮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逍遥散能增高AWR,抑制结肠转运功能,降低皮质酮含量。赵玉斌等[11]通过实验证实痛泻要方可以通过降低IBS

8、模型大鼠的血清5-HT和血浆P物质(SP)含量,减弱背角神经元兴奋性,达到提高内脏痛阈的效果,其中大剂量的痛泻要方尚可通过提高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而达到治疗效果。关于内脏敏感性方面单味药的实验研究亦有报道,钟云海等[12]观察益母草对IBS内脏感觉过敏大鼠影响,结果提示益母草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肠道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物质、肥大细胞分泌实现的。针灸手段对内脏敏感方面的实验研究亦不乏报导。高志雄等[13]探讨电针上巨虚穴缓解内脏痛敏的作用机制,运用免疫组化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