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25527
大小:36.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中药调理中风后睡眠障碍89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调理中风后睡眠障碍89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用中药调理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共89例,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分别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治疗,治疗时间15-30do结果:治疗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7分者定为睡眠障碍。患者均无明显智能、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能基本独立完成各种量表测评。发病前无睡眠障碍,排除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药物影响或特定睡眠疾病引发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较为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见表1o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05)1.2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我们
2、将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三型。①气虚血瘀型:基本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②肝肾不足型:基本方为虎潜丸加减;③痰瘀阻络型:基本方为解语丹加减。其中46例病人为治疗组,在辨证论治基础方药中加入酸枣仁25g、夜交藤15g.琥珀3g三种中药;43例病人为对照组,方药中未用上述三种中药,仅在患者有睡眠障碍时晚上睡前加用艾司呼伦片1-2mg,口服。所有病人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等综合性治疗措施的同时给予中药调理。治疗时间15-30do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均未使用抗抑郁类等精神药品。*1・3检测指标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检查和综合精神评估,包括PSQI、
3、HAMD、HA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标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2结果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加宁神定志药物进行调理,治疗组合并睡眠障碍"侧,占23.91%,对照组合并睡眠障碍16侧,占36.42%,治疗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Q0.01b经综合治疗加中药调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临床神经功能损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均有所改善。治疗组PSQLHAMD、HAMA等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D0.01),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两
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D0.05b3讨论中医称睡眠障碍为"不寐”,是中风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指出:“不寐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在脑血管中风恢复期,多有虚实夹杂之证,气虚则血行不畅,肾虚则精髓失养,心血为之不足,神失所养;加之痰浊淤血内阻,扰乱心神,神不守舍,故而不寐。患者睡眠障碍可导致日常生活质量下降、情绪变化、悲观绝望、焦虑恐惧,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康复,可发展为中风后抑郁症,不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我们根据临床实践并查阅文献资料,在综合治疗措施的
5、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之长,在常规方剂中重用宁神、补心、定志、助寐之酸枣仁、夜交藤、琥珀三味中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或清除患者症状,稳定情绪,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对医疗康复指导的顺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I•I1変枣仁乃养心安神之上品,临床及药理实验均证明其有显著的镇静、安神、催眠及抗惊厥作用。酸枣仁主要影响人们慢波睡眠的深睡眠阶段,改善睡眠质量,其主要有效成分酸枣仁皂貳的镇静催眠作用与西药安定类似。其效果相对更持久、平稳,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安眠成分。夜交藤亦即首乌藤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之功。《本草从新》谓其“补中气、行经
6、络、通血脉、治劳伤”。《本草经疏》“琥珀专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药则镇心安神。”琥珀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有安神及抗惊厥之功效。与炒酸枣仁、夜交藤合用,明显提高中风后恢复期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其睡眠时间,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调理可明显改善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其睡眠时间,减少中风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对中风后恢复期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状态有一定的改善,有利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
7、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参考文献]口]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94.1126.[3]王永炎•临床中医内科学[M]•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1994.540-548.[4]郑晔,钱苏瑜,游自立•酸枣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28(1):35-37・[5]高学敏•中药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54-460.(收稿日期:2007-0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