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ID:46274733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_第1页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_第2页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_第3页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屮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每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采用饮水试验评定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屮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者生活质量。【关键词】中风后吞咽障碍;针刺疗法;康复训练作者单位:710043西安市东方医院近年來我国脑中风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

2、一。脑中风患者中有30%〜50%的存在吞咽障碍,冇些患者会出现误吸,还冇的会发展成肺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国外多釆用康复训练的方法来治疗脑中风后吞咽障碍,而我国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釆用中医治疗,但常因患者口服中药有困难,因此临床中又以针刺治疗为主。无论是针刺治疗还是康复训练,单独使用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治疗组34例脑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来自西安市东方医院内科病房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37例,女27例;脑梗死44例,脑出血20例;年龄40〜77岁,平均(59

3、01±102)岁;病程2~10周,平均(2426±1012)d0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有30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以及病程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冇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针刺治疗取穴选内关、廉泉、翳风、金津、玉液、人迎、天突操作:患者取坐位,然后对所取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内关用泻法,廉泉穴针向舌根方向刺人15〜18寸,行提插强刺激手法;翳风针向喉结,震颤徐入2~25寸,施以小幅度捻转补法,以咽喉部麻胀为佳,应持续捻转1〜3min;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人迎穴刺入10〜12寸,采用捻转强刺激手法;天

4、突穴选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沿着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向下刺入10寸〜12寸,采用捻转强刺激手法。所有穴位针刺得气后均留针30min,15min彳亍针1次,行针,1~2min。122康复训练治疗包扌舌①口、面和舌肌群的运动训练。②改善吞咽反射的训练。③声带内收训练。④喉上提训练。⑤特殊的吞咽技术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6次,休息1d,12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吞咽困难完全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显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有效:吞咽困难改善;饮水试验评

5、定由4级或5级达到3级;无效:吞咽困难无改善或严重,饮水试验评定无变化。总有效率二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讨论中风后吞咽障碍症在咽,病位是在脑部。本研究所取穴位,位于颈项部,该部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到脑部及咽喉,针刺这个部位的穴位可以达到通经活络、利咽开窍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可以使体内产生微粒子流、电磁、红外辐射以及多种内源性

6、药物因子等,从而促使人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增加,细胞的代谢大大增强,从而改善咽喉和脑部的供血功能,咽喉部位肌肉的瘫痪状态得以改善,最终达到恢复咽喉吞咽功能的日的。木研究发现,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致残率和并发症大大降低。本研究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在临床治疗上各冇特色,具冇很强的互补性,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通路上各级功能的恢复,促使咽喉部肌肉功能恢复,最

7、终使吞咽功能得以改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