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81684
大小:172.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17
《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培训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郭洪策09年全县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一、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1、目标不明【案例1】二年级上册“认识角”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知道角有大小,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教材对该教学内容定位在“初步认识”的层次上,在编排教学内容时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观察实物、折折、拼拼、比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案例中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的不足在于没有指明学生认识角的途径,对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知道角有大小”缺乏明确的表述
2、,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也同样没有明示。这样做,容易导致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随意性。2、目标过大【案例2】三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的分数” 的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认识分子、分母、分数线;会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相应的操作结果,或用适当的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会利用图形或操作来比较分子都是1的简单的分数的大小。(2)数学思考目标:对具体情境中出现的分数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解释;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3)解决问题目标:会用简单的分数表达一些简单事
3、物的信息;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4)情感态度目标: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能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信心。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的目标,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然而,这并不是说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毕其功于一节课”,可以“集诸目标之大成”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小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特点,做到有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案例中这位教师确定
4、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说既全面又具体,但细细分析又觉得琐碎繁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似乎有“人为割裂肢解”之嫌疑。教师果真依此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极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的浅尝辄止、无序零乱,效果只会“欲速则不达”。3、目标过高【案例3】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课标的教学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但有些老师却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能灵活计算事情发生的经过时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有甚者让全班学生大量练习类似这样的题目“5月1日是星期四,爸爸去上海出差,6月1日
5、回来是星期几?”大多数学生往往做得愁眉不展。殊不知,这样提高了难度,学生学得吃力,还会产生厌学情绪。4、目标过偏【案例4】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2)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3)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个教学目标就只预设了学习的结果,没有体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二、如何设计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
6、第一,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要走出偏差的误区,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依据教材特点、学情实际,确立教学基点,把握教学目标的有效度。例如:教学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一年级学生一般都具有简单购物的生活体验,并且对购物活动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需求)和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学习
7、数学的兴趣,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第二,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例如二年级下册《统计》第一课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过程与方法方面:1、在具体统计的过程中,体会按不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2、在交流讨论中,自主发现分
8、类标准的多样性和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形成合作探究意识,体会合作的快乐。第三,体现课时教学目标层级递进。课时教学目标层级递进可以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就知识技能的习得是有层级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阐述知识技能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4个层次。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这种从低到高逐层递进的不同认知水平,反映出由知识转化为能力,并逐步内化的要求。例如小学三个学段都有《可能性》,学生是从纯粹的游戏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游戏活动中进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