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柴芍龙牡汤治疗不寐症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柴芍龙牡汤治疗不寐症临床体会[摘耍]冃的:观察柴芍龙牡汤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寐症阳不入阴的发病机制,以疏肝养血潜阳安神为治法,自拟柴芍龙牡汤治疗不寐症,并按照肝郁化火痰热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4种证型分别加味,每H1剂,煎水分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91例,临床治愈30例,显效22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01%。结论:柴芍龙牡汤治疗不寐症临床疗效满意。[关键词]柴芍龙牡汤;不寐症;屮医药[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673-7211(2008)11(a)-069-02不寐,是因为阳
2、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症[1]。轻者入寐因难,冇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彻夜难眠。本病屈慢性疾病,难以速愈,易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笔者2001年5月〜2005年12月自拟柴芍龙牡汤治疗不寐9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1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6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病程1〜6个月49例,7个月〜1年38例,1年以上4例;病情轻度51例,屮度40例;肝郁化火型15例,痰热内扰型15例,阴虚火旺型50例,心脾两虚型11例。1.2诊断标准1.2.1诊断标
3、准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2],①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醍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②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状。③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杏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1.2.2入选病例标准具备失眠典型病状,持续1个月以上,符合中医辨证分型者。肝郁化火型症为:不寐,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难眠,胸闷胁痛,口苦而干,不思饮食,耳鸣,小便黄赤,或头昏冃眩,头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痰热内扰型症为:不寐头重,心烦,痰多胸闷,呕恶暧气,口苦,目眩,或人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阴虚火旺型症为
4、: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昏耳鸣,健忘,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心脾两虚型症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昏hl眩,肢倦神疲,饮食乏味,面色少华,或胶闷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1.2.3排除病例标准①凡是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因索引起失眠者,精神分裂症患者;②凡是脑脊髓疾病或有神经损伤所致失眠者;③18岁以卜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患者;⑤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者。1.3方法自拟柴芍龙牡汤:柴胡10g,白芍15g,锻龙骨10g,锻牡蛎15
5、g,合欢皮10g,夜交藤10g,生山草6g,属心脾两虚型加党参、当归、酸枣仁、生黄罠等,属阴虚火旺型加旱莲草、生地、女贞了、阿胶、地骨皮等,属痰热内扰型加胆南星、黄连、远志、七叶一枝花等,属川:郁化火型加胆草、黄苓、知母、牛-地等。每日1剂,煎水分3次口服,晚上定时在九点钟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1.4疗效判定标准按照《屮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显效:睡眠及伴有症状明显改善;冇效:睡眠及伴冇症状冇改善;无效:睡眠及症状无改善。2结果91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0例,显效22例,有效29例,无效10
6、例,愈显率为57.14%,总有效率为89.01%。3典型病例患者,女,50岁,教师,于2001年8月初诊,白述失眠3个月,主要为入睡闲难,睡后易醒,每晚睡3〜4h,心烦,白天精神差,头昏乏力,腰酸膝软,健忘,动则心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各项实验室检查均为正常。西医诊断:神经衰弱;中医诊断:不寐,阴虚火旺型。治疗自拟柴芍龙牡汤:柴胡10g,白芍15g,锻龙骨10g,锻牡蛎15g,合欢皮10g,夜交藤10g,旱莲草10g,女贞了10g,生地15g,百合10g,生甘草6g,每U1齐U,煎水分3次口服。服药半刀后自感容易入睡,睡眠时间增加,心烦、心悸
7、减轻,服药1个月后每日睡眠约5〜7h,睡眠较深,无不适感,舌质淡红,脉细弦。随访1年未复发。4讨论随着现代化牛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负担越來越重,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多因持久的工作、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负性情绪,如亲人死亡、事业挫折、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社会因索造成大脑内抑制过程弱化,自制力减弱,兴奋性增高,继Z出现大脑皮层功能弱化而发生。不寐之症常见于西医学之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1985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在《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重写了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指一组楷神障碍,为各种駅体的或精神的不适感、强烈的内心冲突或不
8、愉快的悄感体验所苦恼。其病理体验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岀现,但缺乏任何可杏明的器质性基础;患者力图摆脱,却无能为力。”神经衰弱也符合上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