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

ID:43934372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_第1页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_第2页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_第3页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奈卩坐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卩坐胺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方法给2012年5月〜11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利奈呼胺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共治愈25例(62.5%),进步6例(15%),显效6例(15%),无效3例(7.5%)。结论利奈呼胺对治疗脓毒症效果显著。关键词:利奈卩坐胺;脓毒症革兰阳性球菌是脓毒症主耍致病菌,临床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利奈醴胺是人T合成呼烷酮类抗菌药物,对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脓毒症疗效较显著。本文对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利奈醴胺进行治疗,评价其疗效以及安

2、全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5月〜11月将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用利奈卩坐胺进行治疗,其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15〜75岁。40例患者基础病变多有一种以上,其中高血压6例,器官移植5例,糖尿病8例,脑出血5例,多发性创伤6例,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血液系统疾病5例,甲亢危象5例。患者均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且明确感染灶诊断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特征为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和低灌注,40例患者中有25例符合严重脓毒症。1.2方法给脓毒症患者注射利奈呼胺(600mg/支),2次/d

3、,疗程为9〜20do在此期间观察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期间根据细菌病原学停止或继续抗菌治疗。1・3疗效评判标准体征、病原学检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这4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为痊愈;使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冇所好转但不明显为进步;病情明显好转视为显效;用药后病情仍无好转为无效,痊愈加显效视为有效。1・4细菌学清除判断标准菌学清除判断标准是按替换、清除、未清除3级来评定。经治疗感染的灶原致病菌消失,新病原菌培养出来视为替换;治疗后培养病原菌连续2次消失视为清除;初始病原菌在治疗后仍然牛长视为未清除。2结果2.1治疗疗效40例

4、患者共治愈25例(62.5%),进步6例(15%),显效6例(15%),无效3例(7.5%)。无效病例中合并屎肠球菌泌尿系感染及粪肠球菌血流感染的慢性肾脏病5期的冇2例,MRSA感染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感染部位见表lo40例患者共检查出50株致病菌株,同时合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有3例,同时合并MRSA与人葡萄球菌的有3例,同时合并人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有4例,同时合并耳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有3例,莫均对利奈n坐胺药物敏感。2.2不良反应冇不良反应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屮用药后肌酹水平比用药前升高的有5例,皮疹患者有

5、2例,治疗前血小板为152X109/L,在用药期间降至52X109/L,并未进行特殊治疗,继续给患者用药未发现血小板有下降的趋势,结束治疗后未用药,血小板为止常标准。3讨论利奈呼胺能抑制细菌蛋白合成,阻止细菌70S起始复合物形成,未经过P450代谢,作用方式及靶部位独特,G+菌几乎被全面覆盖,用药后在各组织屮的分布较为广泛[1]。本文研究表明,利奈呼胺药物对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微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MRSA有较好的抗菌活性[2]。其中对微球菌、人葡萄球菌与耳葡萄球菌的治疗较为有效,致病菌株50株中,

6、MRSA占的比例最大。对治疗MRSA肺炎的传统药物是糖肽类抗生素,经报道,使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的临床分离率不断上升,我国国内并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⑶。我国使用利奈昵胺治疗MRS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疗效。利奈哇胺药物对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中肺部感染25例患者中,治愈20例,说明肺部感染使用利奈畔胺治疗疗效好,对清除器官组织中的感染较为有效。重病患者多为肝功能不全,多合并器官功能障碍,必须使用有效安全的抗感染药物,肾功能不全者,肝脏可代谢60%利奈呼胺,肾脏可代谢30%利奈

7、卩坐胺,该药物还具有肝脏双通道排泄特点。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有5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肌肝水平升高,经治疗肌肝水平得到恢复,由表2得知,使用利奈畔胺药物后两组肾功肌酹上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该药物对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脓毒症患者较安全。综上所述,利奈呼胺药物对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有显著效果,但要掌握好其用量与适应症,注意应用利奈哇胺以减少耐药的发生。参考文献:[1]马玉东,孙宝山,宋岩•脓毒症的临床诊治[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22(02):143-144.⑵张萍,曹权,郑崇明,等•利奈哮胺治疗脓毒症3

8、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18(02):120-121.[3]王博雅,闫素英.利奈卩坐胺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4(08):153-154.编辑/孙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