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

ID:43929825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_第1页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_第2页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_第3页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_第4页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初步探索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历来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一一“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我们的新课堂不能完全摒弃“接受性学习”。但我们教学的冃的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就必须倡导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那么怎样才能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呢?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一、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牛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了

2、帮助和指导。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牛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我在课堂中出现失误,不管是我自己发现还是由学生指出,总是会及时地向学生致谦,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这样会贬低自己在学生心B中地形象,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相反,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轉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假如教师为了可怜的面子,对学生的指正置若罔闻或严词拒绝,长此以往,只会引起学牛的反感,并且失去探究的兴趣,对于一些新发现,一些学习疑问也不敢冒然提出,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另外,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牛思维,

3、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学生注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从而主动探究。最后,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Z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权益的保护下,学牛可以自主地发表见解,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说“不”,也可以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

4、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激趣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我在教“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让学生展开小组比赛,看谁找的轴对称图形涉及种类多,看谁能出题难倒其他小组;教“可能与不可能”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摸球、掷骰子……,亲身体验可能与不可能;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让各小组模拟公司的策划部、经营部制订收费方案,并用一次函数图像来表示;我还时常将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设计成开放式,如教矩形的时候,我先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0,然后让学生添加条件,使之成

5、为矩形;遇到枯燥抽象的问题我尝试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述或是将之放到一个故事背景中。三、为探究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再看一次教研活动两个关于有理数加法的教学情景:情景(一)师: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小明先向东走4米,再向西走3米,现在小明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相距几米呢?生:东边1米处!师:这说明(+4)+(-3)等于多少呢?生:等于+1。情景(二)师:小学时我们已经知道4+3二7,现在我们学了负数,有没有同学知道4+(-3)等于多少呢?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一下!生1:我们组觉得它应该等于1,因为“+”可以省略,所以它就是4-3,所以等于1。牛2:我们组觉得有

6、减少的意思,所以4+(-3)可以理解为在4的基础上减少3,因此它等于1。生3:我们组把“4”看作手里原有铅笔4支,把看作借出3支,手里还剩铅笔1支,所以4+(-3)二1。第一位教师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问题的指向性很强,具有明显的暗示,使“发现”变得轻而易举,缺乏探究性。第二位教师则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牛探究的问题,创设了很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在合作讨论中进行尝试、猜测、体验、创新。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应该象第二位教师一样,善于诱发学生产生口我实现的需求,

7、多给他们一些思维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主体去发现真理。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口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丰富多彩活动;要善于把课本中的知识、问题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情境,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或作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