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积极实施打造高绩效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实施绩效管理着力提高行政效能——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简介(2009年2月)灌南县县域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75万。2002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灌南县的发展速度较慢,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基本处于末位,奋勇争先的氛围不足,各项工作在低水平上徘徊,在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情况下,2003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将目标管理作为推进全县总体工作的总抓手,以目标统揽全局,谋求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具体就是从战略目标上,相继制定"一年起好步、两年翻一番、三年跨台阶、四年新跃升、五年大跨越”、"连云港经济强县、苏北发展快县,江苏产业名县"的奋斗目标
2、;从推进要求上,提出"高起点定位、高目标追求、高强度推进〃的发展理念;从具体内容上,主要突出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兼顾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从具体实施上,就是以”五个创新、五个到位"确保目标完成,即:创新考核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的工作要求,把全年需要重点推进的各类发展项目作为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突出考核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重点经济指标,同时将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并确定市目标和县目标两个考核层面,以县目标的全面完成保证市目标的超额实现。乡镇考核除主要目标、共性
3、目标外,还侧重考核乡镇推进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等特色工作。部门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考核,一是重点招商引资部门,考核内外资任务;二是非重点招商引资部门,只考核内资任务,不考核外资任务;三是其他部门,特^政法、信访稳定等部门,只考核特色目标,不考核内外资任务。创新目标分解,确保压力传递到位。每年初,灌南即对照市目标任务,结合县情实际,按照"目标分解横向到边,压力传递纵向到底"的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年各项工作重点,对每一项工作都尽量细化、量化,确定目标承办单位,提出目标实施进度,目标完成要求,全年必保目标和力争目标等多个具体的工作推进要求。创新督查举措,
4、确保工作推进到位。按照"阶段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督查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淡化节假日意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了高强度的督查,平均每年编发《督查简报》近百期,全面反映各个阶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各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创新考评办法,确保奖惩兑现到位。按照"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考评导向,采取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考核方式,以最化指标为主线,以工作实绩为基础,以项目考核为重点,采取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全面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真正做到有为者有奖有位,无为者让位退位。创新管
5、理理念,确保工作创优到位。出版《灌南目标》,提供交流平台。编辑画册,反映灌南亮点。优化配置,服务全县工作。目标管理执行五年后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有力推动全县干群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截止2007年,全县经济社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1.5亿元上升为2007年的12亿元,连续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连云港市第一、苏北前列,连续五年获得连云港市目标考核第一名,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县,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连续两年被中科院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第22位、18位,荣获全
6、国和谐中小城市15位。我县运用目标管理的办法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成为先进典型,创造了在连云港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灌南目标管理模式"。2006年4月,灌南县作为连云港市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典型,被推荐为"全国目标管理试点县",引发各界对"灌南现象〃、"灌南模式"等各种分析研究。可以说,目标管理在灌南近几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许多创新做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是,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也还有一些必须完善提升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定性指标的计分问题,普遍反映难以精确衡量;二是考核的指标偏多,增加基层负担;三是过程管理不足,对发展
7、的过程关注不够,有秋后算帐之嫌。这是由目标管理本质特点决定的,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注重宏观、注重整体(不涉及具体工作人员,很少顾及推进过程L因此,目标管理在对目标任务的制定分解、督查考核中,注重的是制定目标、重点督查、年终考核兑现,对各单位如何根据本条线、本单位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激发不够,对过程控制、阶段成效、个人评估等精细化管理力度不够。因此必须要对目标管理进行完善提高,发扬优势,克服不足,必须要以绩效管理服务于新时期发展大局。另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潜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激发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变要我干为主动找事干,这是
8、我县实施绩效管理的现实原因。2008年,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县域发展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