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

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

ID:43864037

大小: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_第1页
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_第2页
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_第3页
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_第4页
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军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浅谈(桂林空军空降兵学院一系战术教研室541003)作者简介:李绪静,男(1968.12),空军技术八级、上校军衔、讲师•发表军事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专著4本;学院”十佳教员”、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获得者。目前主要在空降兵指挥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降作战。【摘要】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定位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的前瞻性、综合性、指向性和实践性。而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框架应该由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价值目标、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相结合的交叉课程结构、宽活模块与集群模块相结合的综合课程编排

2、三个方面构成,并对其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01-02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是以解决部队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进行的学历后职业教育。任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定位决定着任职教育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显著特征。作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关键一环,课程体系建设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些特征展开。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求1.1任职教育课程体系要具有前瞻性。当今世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没有超前的意识,就跟不上时代

3、发展的步伐。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广泛吸纳人类科学技术成果,紧盯军事领域需求,瞄准军事变革方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论、先进的观点寓于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始终保持教学的活力,不断激发学员的动力,培养出更多的既能够胜任当前军事斗争需求,又能够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入方。1.2任职教育课程体系要具有综合性。任职教育的对象已经具有较为系统的基础文化知识和通用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施综合性教学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在构建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个有利条件,打破分科教学模式,实施综

4、合性教学,提高教学起点,搞好课程优化,使各个学科的知识充分交叉、融合,为培养学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1.3任职教育课程体系要具有针对性。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是以解决部队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进行的学历后职业教育。任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定位决定着任职教育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等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显著特征。作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关键一环,课程体系建设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些特征展开。1.4任职教育课程体系要具有指向性。学历教育既要重视学员学历的获取,又要兼顾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培养,同时具有”两个重点”。而任职教育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就是”盯着岗位

5、任职搞教育、盯着长远发展搞教育”。任职教育课程设置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指向。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增加,、删减和补充,拓宽知识获取渠道,突出课程的指向性和针对性。1.5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妥具有实践性。一方面,任职教育的对象需要更多地了解部队;另一方面,任职教育追求”所学即所用”,强调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衔接,求实用效益,这就要求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更加注重实践性。具体来说,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性教学,使学员切实掌握任职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使之尽快了解并熟悉部队的日常生活、训练、管理,提高管兵带兵、组织指挥、决策应变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尽快

6、适应部队生活,胜任任职岗位。二、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框架2.1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价值日标。能力本位的课程发展观和教育观,强调能力培养的指向性和实际效果,是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首要思想。人格本位,是指培养健康的个性,创造个体潜能充分施展的氛围,以个性发展理念创新课程。在知识军事时代,任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现实岗位的需要,而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部队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任职教育课程价值日标取向应定位在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上,既着眼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又着眼完善其个性品质,充分开发其个体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其综合

7、素质。2.2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相结合的交叉课程结构。课程的平面结构主要是指任职教育课程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等相互平行的四大模块。课程的壹体结构是指以上四大模块与时间纬度综合交叉而形成的课程结构。通过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交叉结合,应使任职教育课程的内在结构在总体上达到:基础课程”够”而不”多”,专业课程”好”而不”高”。即基础课程以需求牵引、合理够用为尺度,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和发展适应性,而不是盲目探求基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专业课程在达到必需水平的基础上,争取合理的知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合效应,而不

8、是盲目追求专业的高、精、尖。2.3宽活模块与集群模块相结合的综合课程编排。宽活模块模式是把院校全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分为宽基础、活模块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