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

[精品]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

ID:43762632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精品]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精品]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初中生网瘾成因及对策【摘要】初中生的网瘾已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初中生网瘾是由于社会、家庭、自身和网络等多因素造成的。本文分析了网瘾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初中生网瘾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初中生网瘾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1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150-0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初中生能够从网络上得到丰富的知识,可以大大促进他们的学习,但是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影响。一初中生网瘾成因分析1.社会的影响现今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学生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比

2、较单一,在升学率的目标要求下,减负和素质教育都只停留在文件上、口号中。学生在学校、家庭中缺少人际交流的空间,更多的是学习压力。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除了在家里还能去哪里呢?在家里待着除了玩电脑还能做什么呢?社会各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相对漠视,使学生生活技能、人际交流能力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弱化,于是造成了学生的网瘾问题。2.家庭的影响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他们过度赞扬或者过分保护,使得孩子压力过大,从而失去信心,而网络上轻松自由的环境给了孩子一个很大的诱惑。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使孩子很少能体验到被尊重和

3、温暖,而在网络游戏中孩子能够找到失去的尊严和自信,在一个完全虚幻的空间里,他们可以得到认同感,还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很容易上瘾。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容易导致孩子的焦虑,使他们缺少安全感,就会在网络上寻找归属感。有些家庭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一旦上网成瘾,家长无法对孩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3.自身的原因初中生好奇、好动、求知欲旺盛。书本知识的枯燥乏味和网络的新奇有趣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完全虚拟的网络游戏里面,可以得到在现实中较难得到的自尊感和成就感,使得他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同时,在网络上可以匿名,也可以使用多

4、重身份,更增加了网络对于初中学生的吸引力。初中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缺乏面对困难的方法和勇气,转而借助于网络,希望借此来摆脱烦恼,从而产生了网瘾。初屮生处于性发育成熟期,性心理还不成熟,由于学校也不能提供全面而科学的引导,他们就会到网络中寻找刺激,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流连于黄色网站不能自拔。4.网络的原因当前网络交往无限制、网络情景真实感强、网络交往信任度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能够完全信任他人,但是网络中都是虚拟的,可以和陌生人无话不谈,吐露心声。加Z网络管理和监管方面还

5、不够健全更加剧了初中生网瘾的形成。二学校对初中生网瘾的对策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引导初中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建设学生阅览室、书库、电子阅览室、宣传窗、广播站等,建设校园绿色网吧要提供相应的管理可以极大地减少初中纶外出上网的现象。在软件上,利用以上的物质载体进行艺术节、运动会、社团等活动,开展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还可以利用初屮生对网络的兴趣爱好,建立计算机兴趣小组,为他们提供一个正常的渠道。开展网络知识的教育,指出网瘾的表现和危害。从而引导初中生止确认识网络。2.改革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提高

6、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让他们思考问题,认识缺点,解决错误。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会他们学会学习、生活。不是强制控制学生,不让他们上网,而是让他们自己觉得不想上网。3.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开展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各个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在短时间内不能配备心理咨询人员的学校,可以请专业的心理人员给学校师&做一些讲座和咨询。也可利用论坛、博客、网络聊天工具等平台,增加与这类学生的沟通、对话、辅导,帮助他们远离网络成瘾心理。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维护初屮生的健康成长环境学校应该及时与家

7、长联系,将学生的在校表现,通过电话、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及吋反馈给家长,从而及时加以改止。同时,可以向家长传授在家庭教育中的方式方法,提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有效性。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网瘾问题缺乏有效的方法,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因此更有必要开展这样的培训。学校与当地的治安管理部门进行联系,治理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给初中生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总之,网瘾的危害不言而喻,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屮生,不能让网瘾毁掉他们的现在,甚至他们的未来。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远离网瘾,拥有健康的人生!参考文献[1]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

8、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马秀麟、李葆萍•从青少年网络道德视角看教育信息化的责任[J]•中国电化教育,2008(5)〔责任编辑:高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