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3637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院前死亡4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院前死亡4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死亡的因素,为降低院前死亡率提出对策。方法:分析46例院前死亡病例,统计死因构成、呼叫-到达现场间期及发病-呼叫间期。结果:46例病例死因构成依次为猝死、车祸、外伤。呼叫-到达现场间期19.2±12.4分钟。发病-呼叫间期77.9±141.0分钟。结论:急救人员的急救能力需要进一步培训;公众要保障急救通道的通畅;政府要进行全民急救培训。关键词院前急救死亡临床分析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46例院前死亡病例,了解死因特点,探讨院前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共同促进我国急救申业的健康、高效发展,保障人民群众
2、的生命安全。资料与方法统计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急救站院前死亡病例46例,男34例,女12例,男女比例2.8:1,年龄分布8〜83岁,平均50.4±19.1岁。资料记录方法:每一病例均由值班调度人员根据车载准确生成呼叫时间、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返院时间、我们根据呼叫时间和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计算(呼叫-到达现场间期),在现场询问家属或目击者死亡人员的发病时间至呼叫时间,來确定(发病-呼叫间期);统计死亡原因。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数据特点。结果死亡分布:限于我院属于县级基层医院,院前死
3、亡病例死因相对简单,前3位依次是猝死、车祸、外伤。见表1。呼叫-到达现场间期:了解出车速度。本组病例资料3~60分钟,平均19.2±12.4分钟。发病-呼叫间期:了解目击者能否在最短时间报警。本组资料5-600分钟,平均77.9±141.0分钟。讨论本资料显示,猝死占我院院前死亡第1位。猝死多由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引起。文献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3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非外伤性猝死屮,80%〜90%为心源性猝死[1]。各种心脏病均可导致猝死,但以冠心病为最主耍原因,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患心肌梗死者75%可发生心源性猝死。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存活
4、比例甚低,西方国家报道院外猝死抢救存活率仅2%〜15%。因此,心源性猝死具有突发、迅速、不可预料和死亡率高的特征,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的一大“杀手”。因此,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猝死的救护原则,医院应强化CPR培训,组织演练,确保急救车、药品、器械处于备用状态。车祸导致死亡占据第2位,这和我国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人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有关。急救人员应重点掌握包扎、固定、止血等创伤急救技术,具有熟练处理休克的能力。根据(呼叫-到达现场间期)数据来看,我院间期过长。而院前急救的评价标准显示[2],平均急救反应时间W8分钟(市区)或W15分钟(郊区)。我们分析原因:①急救生命通道
5、阻塞:急救车执行任务过程中,行人、机动车辆不避让,居民小区楼院随意停放车辆,居民楼楼梯间狭小、堆放杂物等都在很人程度上延搁了急救时间。②报警地址叙述不清,报警人员不及时出来接车;报警者通讯中断失去联系都导致救治时间延误。③在部分出车过程中,医、护、司沟通不良、配合不佳,也影响了出车时间。根据(发病-呼叫间期)来看,时间也过长,H击者未能在第一时间尽快呼叫,而•且在本资料中,无人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导致患者错过“黄金4分钟”,致使急救人员抢救回天乏力。文献报道,实施心肺复苏的时间差与生存率呈负相关,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者几乎不能成功[3]。未在第一
6、时间实施心肺复苏,分析原因:①家属或目击者不具备心肺复苏技能,未接受过培训,尤其是家庭有冠心病病人的家属,更应主动学习猝死的医学知识和心肺复苏技术。②目击者思想有顾虑,一怕不是专业人员实行心肺复苏不能“救命”反而“夺命”;二怕好人没当成,反被家属讹诈或起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①完善制度,加强培训:120急救站人员应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加强培训和学习,遵守相关急诊工作制度,确保人员、车辆、药品、器械等处于备用和待命状态。120指挥中心和医院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急救业务培训、演练、抽查。②设立急救通道:呼吁政府在道路规划时设立特种车专用通道,
7、任何车辆不能占用。加强公众宣传教育,遇到急救车执行任务时,主动避让;居民小区车辆有序停放,留出急救通道;制定居民商品房标准,设计时楼梯或电梯要宽,便于担架通过或进出。楼道及楼梯间禁止堆放杂物。③完善法律,使人们敢于出手相救:如果身边有人发生意外,心脏、呼吸骤停,第一目击者要抢“黄金4分钟”,立刻施以心肺复苏术,医生到达时才有机会;如果就地等待,即便发达国家的救护车最快也要6~8分钟才能赶到,伤者可能己经生命无望,或者即使救活也成植物人。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目击者有责任、有义务施行心肺复苏术,若出现不可测意外,法律上应当免责。④全民急救培训,使人们有本领救
8、助他人:政府应重视全民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