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70063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扌商要说到小国社会热点问题,医疗问题无疑是凸显的无法回避的,看病难,看病贵,成了百姓的口头禅,成了相声小品的段子,足以见得医疗问题有多么影响民生。医疗改革被视作医疗问题的救星,过去的医疗改革有没有成效,今后的医疗改革又要往哪个方向走。关键词医疗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城镇背景在屮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看病难、看病贵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医疗改苹迫在眉睫,改革的目的从我自己的看法上来说,一是要改善医疗经济体制,减少医疗成木,降低看病费用,二是完善行医道徳标准,提高医疗机构的道徳水平,让医疗真正去作用于治病救人,三是完善工作体制,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就医等候时间,提高医疗的便利
2、性,进而达到普及。一、1985-2005医疗改革20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方而,医疗卫生机构的所冇制结构从单一公冇制变为多种所冇制并存;公立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在医疗保障体制方而,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齐级政府试图恢复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一直未见明显成效。城镇地区,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遇到了很大困难,一种新型的统一模式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障(保险)体制逐步建立。(三)医疗一卫生体制变革的是商业化、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在供给层面,
3、基本形成了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提供模式。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四)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T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岀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一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五)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尽管全社会的一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屈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一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改革开放前已被控制的部
4、分传染病、地方病开始死灰复燃,新的一卫生、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二、20年改革的不足(-)政府卫生支岀过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屈民个人卫生支出占一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1980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左右;而政府同期的卫生支出占平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36.2%下降到17.2%。而在欧洲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80-90%;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泰国和墨西哥,这一比例分别为56.3%(2000年)和33%(2002年),也比我国高得多。(-)医院的收费构成不合理医院的经常性收入分为四块:财政补贴、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差价和大型设备检查收费。政府补贴已经急速下降,医疗服务收费如挂号费、治疗费、
5、床位费、手术费的价格,乂远远低于实际成本。那么,医生的工资就只能指槊后两项了。以药养医、重复检查,也就在所难免了。(三)将医改混同于企改走“市场化”道路医改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疗机构自主权,鼓励自主创收获利,基本上复制了国企改革的模式。在这种“市场化”政策的引导下,医疗服务机构逐渐成为具有独立经营意识和机制的利益主体,依靠市场来谋求发展。然而,医疗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市场。医疗行为的严重市场化不但导致高价医疗,更使得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屮的道德风险问题日益严重。三、当前医疗改革的思路诟病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不少仍与医疗卫生事业基本规律和发展要求存在矛盾,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6、)目前的不少改革思路与做法都值得商榷屮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开始进一步推进。能够而对问题、正视现实,加快推进改革同然值得肯定,但改革能否获得预期的进展及良好的效呆则是另一问题。从总体上看,目前正在推行的不少改革思路及做法都值得进一步商榷。(-)公共卫生领域的改革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政府投入不足的确是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业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除投入不足外,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割裂问题、公共卫生组织体系Z间的条块分割问题、公共卫生机构组织与管理上的
7、体制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偏离等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没冇综合性的配套改革,仅靠增加政府投入,解决不了以上这些孑盾。即使在投入问题上,也需要以体制完善为基础,尤其是要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集机制。否则即使增加了政府投入,也无法确保公共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商业化、市场化倾向严重“抓大放小”难以保证“可及性”。尽管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休制改革已经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但至今国内学术界对此不愿意进行认真的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