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45832
大小:79.65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10
《电气自动化专业剖析剖析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剖析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1专业设置与定位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层次为大学专科,于2005年秋季开始招生,迄今已经连续5年招生,已毕业114人,现有在校生223人。本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新颖,与市场衔接紧密,很受用人单位好评,人才需求旺盛。分项目序号及名称1.1专业设置与定位说明:1.1.1专业名称规范、科学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为规范专业名称,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我院确定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命名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名称的内涵比较具体
2、,具有科学性。1.1.2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高级技能型人才,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向定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结合社会需求及市场需要,不断与社会、企业及地方结合,及时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使用状况,不断进行专业建设方面的探讨,广泛听取专业人员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投入,使
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业生产第一线电气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监督管理等匚作。在我院“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为先,特色竞争,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紧缺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我们针对地方特点设置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适当地减少理论课程,增加与实践和设计有关的课程,为学生拓宽就业道路及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生持“双证书”比例为100%,持多证书的比例大
4、于50%,毕业生起薪高,对口率高,大于85%;用人单位评价高,社会声誉好。1.1.3合作企业或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企业的行家担任,其他成员由相关行业的专家、企业的工程师以及高校的专家担任委员;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指导委员会针对安徽省及六安市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以电话联系、定期座谈研讨、讲座等工作方式进行,直接参与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实训方式献策献力,因此木专业的教学内容始终能紧贴企业岗位群变化发展的需要。依据:1、专业设
5、置申报材料(原申请报告、论证报告、专家论证报告、批文)2、2008年、2009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3、专业调研原始材料:调研方案(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时间、调查区域、调查问卷、调查人员),写出调查分析报告等。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省教育厅关于木专业设置的批复文件5、学校关于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6、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名单7、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纪要8、本专业近几年不同版本教学计划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分项目序号及名称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说明:1.2.1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学
6、院整体发展规划我院己开展的“教学基木建设年”和“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XX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学院后五年教学工作的八大工作任务和目标:包括进一步培育和建设特色专业;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等;并提出从2008年起学院将根据质量工程实施方案,设立专项建设资金,逐项进行建设投入,计划累计投入经费3850万元。本专业围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基木建设、探索以专业和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加强质量监督与特色创新”等关键点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并确定了多项保障措施予以落实。1)师资
7、队伍规划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3年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骨干教师6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0人,聘用10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3年内,专业教师人数达到30人,高级职称达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专兼职教师人数比例为1:1。2)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以适应社
8、会和提咼综合素质为目的。3)课程建设规划构建“实践主导+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素养,开设职业教育、职业安全课程;推行实践主导课程教学;由参加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