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

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

ID:43398830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2

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_第1页
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_第2页
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_第3页
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_第4页
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问题引领阅读,落实新课标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问题引领教学,落实新课标理念南溪县师训中心尹泓鉴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意识”和“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如何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这一理念呢?我认为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自主”理念的重要手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我

2、们也可以说,如果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教学活动。一、对提问艺术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部分教师忽视课堂提问,甚至厌烦提问,干脆整堂课以讲授法一以贯之,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一一范读课文一一齐读课文一一正音解词一一教师分析一一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积

3、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重视课堂提问。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还能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解答问题,锻炼思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以及知识能力水平,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吋,问了这样

4、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上《愚公移山》一课,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二、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教师的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主要问题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一)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设计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屮不易攻克

5、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耍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來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脆利落。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理解苏轼乐观豁达胸襟是教学的重点,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显然这仅是字面之意。教学中提出“苏轼为什么自比闲人,从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就能从文中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理解其乐观旷达、胸襟宽广这一深意,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二)课堂提问要有启发

6、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课文《记承天寺夜游》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一句对景物的描写,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形成深刻印象,三则不能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可采用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第一问中明白了原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荐,水中并没有真正的藻荐。通过对第二问的思考

7、,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两个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启发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理解了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课堂提问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