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期》ppt课件

《学龄前期》ppt课件

ID:43255091

大小:1.1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07

《学龄前期》ppt课件_第1页
《学龄前期》ppt课件_第2页
《学龄前期》ppt课件_第3页
《学龄前期》ppt课件_第4页
《学龄前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龄前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任课教师:胡家琪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动作发展生理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学龄前期的生理发展身高和体重肌肉和骨骼神经系统学龄前期的动作发展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能跑,能跳,能爬,能摔精细运动技能提高学龄前期的语言发展该年龄阶段的儿童,理解能力超过表达能力词汇增长迅速初步掌握语法尝试运用谈话技能在与成人的口头互动中提高语言能力可能的交流障碍:口吃大多数轻微症状的孩子在无需干预的情况下,在小学早期就可以自行恢复一、语言的发展学龄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性

2、时期(一)词汇的发展1.词汇量的增加年增加量最大的年龄段是3―4岁,增加率约为70%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3.词类的扩展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简单句→复合句陈述句→多种形式的句子无修饰句→修饰句短句→长句学龄前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二)语法结构的发展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独白语、连贯语的发展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学龄前期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前操作阶段:符号功能阶段(2-4岁)1、

3、能在头脑中呈现出当下环境中并不存在的对象2、自我中心主义,不能在自身观点和他人观点中做出区分——(三山实验)3、拟人化,将无生命的事物都想象为具有生命特性的东西——(泛灵论)直觉思维阶段(4-7岁)孩子多运用原始推理而非正式逻辑表象思维水平主要特征——符号性、直觉性、非逻辑性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具体表现为:(1)泛灵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2)自我中心

4、(三山实验)。(3)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

5、社会性交往学龄前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学龄前期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依从成人的评价→独立评价外部评价→内部评价简单、笼统→具体主观情绪性评价→客观评价(二)学龄前期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学会等待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绪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

6、、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二、道德行为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2-3岁的学前儿童,在父母设定规矩之后,倾向于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大一些的孩子则倾向于对同辈群体冲突报以攻击性行为。3岁时,学前儿童的报复性攻击行为增加了。4岁时攻击总量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情况在学前呈下降趋势,4岁以后几乎不存在了。学前儿童倾向于用踢和打的方式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大一些的儿童则主要使用口头攻击,形式有嘲笑、喊绰号以及散布流言蜚语等。

7、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三、性别认同四、社会性交往——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儿童自我

8、概念的形成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反抗期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第一反抗期(危机期)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这就是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3、4岁时出现。学前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主动玩耍活动;有效交流;合作;给同辈群体帮助、爱和赞许;解决冲突强化策略:口头表扬;设计环境以提供和促进可被强化的社会接触模式化技巧:帮助内向的孩子以更勇敢的方式参与玩耍;榜样的作用认知教导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