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复习课件

《伤仲永》复习课件

ID:43191739

大小:1.70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0-02

《伤仲永》复习课件_第1页
《伤仲永》复习课件_第2页
《伤仲永》复习课件_第3页
《伤仲永》复习课件_第4页
《伤仲永》复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仲永》复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伤仲永王安石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家作品简介返回王安石画像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题解返回掌握下列字的读音隶扳环谒邑称泯然lìpānyèy

2、ìchènmǐn返回1.“世隶耕”隶:2.“未尝识书具”尝:3.“父异焉”焉:4.“即书诗四句”书: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6.“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属于曾经语气代词,代这件事动词,写从此补充课文注释以宾客之礼相待7.“或以钱币乞之”或:8.“从先人还家”从:9.“还自扬州”:10.“贤于材人远矣”贤:11.“卒之为众人”卒:12.“且为众人”且:13.“固众人”固:有的人从扬州回家超过胜过最终况且本来跟从补充课文注释《伤仲永》参考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

3、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

4、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返回动画欣赏方仲永的变化有哪几个阶段?思考:返回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写成年

5、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第一部分:(1-2)(以叙事为主)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思路结构第二部分:(3)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思路结构1.未尝识书具尝:2.并自为其名自:为:3.稍稍宾客其父稍稍:4.或以钱币乞之或:5.环谒于邑人环谒:6.不能称前时之闻称:7.泯然众人矣泯然:8.仲

6、永之通悟通悟:9.受之于天受:10.贤于才人远矣贤:曾经自己动词,题写通达聪慧承受胜过、超过四处拜访完全相当渐渐有的人练习巩固实词虚词关通假字关你能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准确说出其用法及解释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一词多义关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受于人者不至:到,介词。比,介词。在,介词。从,介词。返回词类活用关①邑人奇之:②宾客其父:③父利其然:以…为奇把…当作宾客以…为利返回1、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的句子:————,——————2、最能表现仲永幼时天资过人的句子:——————

7、—,——————————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意理解关3、最能表现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的句子:—————,——————4、又七年后的结局:—————5、刻画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6、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的句子:—————,—————,——————。7、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的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不

8、使学8、第一、二段的过渡句:——————9、仲永变化的原因:——————,—————,——————。————————。余闻之也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返回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