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79067
大小:600.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10-01
《教育学原理第五讲教育目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讲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灵魂、出发点和最后归宿。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首先是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差别上。不同的教育目的,也指导着不同的教育实践。教育目的的模糊、错误和歧义,必然会使教育实践朝令夕改、无所适从,甚至走向错误的方向。对教育目的的理性反思和重构是任何一个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话题,自然也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主题。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的概念辨析教育目的的类型(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
2、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二)教育目的的概念辨析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3.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范畴之间既存在着区别,也有着内在联系。(1)区别:比起教育目的来,教育目标是下位概念,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系统化。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涵盖范围比较大的教育目标为“某某教
3、育目的”,如“基础教育目的”、“大学教育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等等。实际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层次性和过渡性。(2)联系:上一级教育目的制约和支配着下一级教育目的(目标),同时又通过下一级教育目的(目标)得以具体规定和实现。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范畴之间也是既存在着区别又存在着联系。(1)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划,说明教育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等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方针往往也包括了教育目的的内
4、容,但却不仅仅是教育目的。比起教育目的的范畴来说,教育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2)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目的一般也是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3.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之间也是既存在着区别又存在着联系。(1)区别:教育目的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对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而教学目的一般只是指具体的教学或学科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并不适用于像学生工作、学校管理、环境设计等教育活动的环节。教育目的也是教
5、学目的的上位概念。(2)联系:教育目的制约着教学目的,并主要通过教学目的加以体现或实现。在一般的教学目的下又有学科教学的目的或目标,它们都受制约于总体的教育目的。(三)教育目的的类型1.教育目的类型的划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教育目的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理想的教育目的”(或应然的教育目的)与“现实的教育目的”(或实然的教育目的);(2)根据提出教育目的的主体,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国家教育目的”、“个体教育目的”与“社会教育目的”;(3)根据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可以将其划分为“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要素主义的教育目的”以及“教育无目的”等等;(4)根据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5)根据所规范的教育类型和层次,可以将教育目的划分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普通教育的目的”与“特殊教育目的”或者“学前教育目的”、“基础教育目的”、“中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成人教育目的”等等;(6)根据教育目的的历史形态,又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教育的目的”、“现代教育的目的”
7、、“后现代教育的目的”。2.不同类型教育目的的冲突及其表现不同的教育目的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和理论基础,造成彼此之间的或对立、或差异、或冲突。不同教育目的之间冲突的实质是不同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不同类型的教育目的之间往往也有一致性或共性,反映了教育与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流的、共识的教育价值观。解决教育目的之间冲突的最好方式是加强不同教育利益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建立一个可供选择的教育制度,以满足不同教育利益群体的不同教育需求。教育制度的可选择性是以人民基本教育
8、需求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而不能牺牲人民的基本教育权益。二、几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历史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教育目的论,研究这些教育目的论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和社会基础,理解教育目的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类教育目的中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从而为当前的教育目的反思和再制定服务。(一)宗教本位论1.代表人物2.主要观点3.理论的基础4.评价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为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以及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们等。2.主要观点第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