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77434
大小:304.3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01
《运动心理学第十三章心理疲劳与过度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心理疲劳与过度训练本章内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特点是什么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监测运动性心理疲劳如何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第一节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特点是什么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有何不同心理疲劳与心理耗竭有何不同运动性心理疲劳有那些表现如何为运动性心理疲劳下定义一、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有何不同负荷:是指载体所承受的刺激或压力。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可将运动负荷分为训练负荷、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在这三个方面互有联系、互有影响但互又不相同。生理疲劳的直接来源是生理负荷或训练负荷,心理疲劳的来源是心理负荷。心理负荷是指在
2、人的活动中,客观事件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的刺激,这种刺激同人的主观状态相互作用后通过人的行为表现、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反应出来。在运动训练中,心理负荷常表现出与训练负荷和生理负荷的不一致,从而造成了它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是:训练负荷和生理负荷很小时,心理负荷可能很大。训练负荷和生理负荷很大时,心理负荷可能很小。这种不一致导致了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的重要区别二、心理疲劳与心理耗竭有何不同心理耗竭也称身心耗竭或崩溃,它由于经常不能(或完全不能,或者基本上不能)有效适应训练或比赛应激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的心理生理反应产生心理耗竭的主要原因
3、是高心理压力,形成的过程较长,结果较严重,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心理耗竭与过度训练训练应激对训练应激的积极适应获得训练效益对训练应激的消极适应训练效益滞后疲惫过度训练心理耗竭退缩训练应激综合症相比而言,心理疲劳似乎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相关现象,其理由是第一,它可以较好的与生理疲劳相对应,分别说明两类相关但又不同的现象及其交互作用第二,与生理疲劳一样,它更容易容纳积极作用,表达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的适应性意义第三,它更容易体现发展过程,而不是仅仅是突出结果三、运动性心理疲劳有哪些表现心理疲劳会伴有诸多生理症状,但主要表现
4、为心理症状。运动员发生心理疲劳(自己判断为心理疲劳)时常见的现象包括心理症状,行为症状,动机下降,消极情绪和消极评价5个方面。表1心理疲劳的生理与心理症状考克斯总结的生理症状考克斯总结的心理症状马斯拉克等总结的心理症状安静与锻炼时心率增高安静时收缩压增高肌肉疼痛增加和长期肌肉疲劳血液中的应激生化指标增高失眠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增加体重减轻最大有氧功率下降肌糖原下降消化功能下降心境状态紊乱生理,精神和情绪的疲劳感增加自尊心下降人际关系质量的消极变化(玩世不恭,冷酷无情,丧失人格)对日常应激的反应延长并消极堆积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
5、低四、运动性心理疲劳定义心理疲劳定义问题目前为止仍是心理学家争论的的焦点之一。戴尔和温伯格曾经针对心理学界对心理疲劳所下的定义进行过一个小结,认为这些定义之间有一个共同点:第一,心理疲劳中包含一种耗竭感,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以及情感的。第二,这种耗竭感会导致个体对他人反应的消极变化,如冷嘲热讽,缺乏人性化,缺乏精力和同情心等。第三,心理耗竭具有成就感降低的特点,这会导致运动成绩下降之间的恶性循环并使自尊降低进而产生退出念头第四,心理耗竭是对持续压力的慢性反应,这与剧烈压力下的偶然应激状态不同。我们认为,在竞按技运动领域,运动性心理疲
6、劳是运动员在应对内源性压力和外源性压力时,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被不断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时所出现的心理机能不能维持原有心理活动水平即心理机能下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情绪维度、动力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和生理维度的改变上。第二节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一、各种理论模型是如何概括的二、可以进行更为简化的区分吗一、各种理论模型的概括(一)认知---情感应激模型史密斯提出了一个四个阶段、以应激为基础的心理耗竭模型,叫做认知---情感应激模型在该模型中,心理耗竭被理解为对长期的应激所做出的反应,表现为运动员在心理上、情感上乃至身体上不愿再从事先
7、前从事和喜爱的运动。心理耗竭产生过程可分为4阶段情境要求认知评估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史密斯还认为,个人的人格和动机因素对运动情境的应激反应具有调节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和内部动机常常决定他是否会产生心理耗竭(二)消极训练应急反应模型席瓦尔提出的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认为,对训练应激的消极反应,是产生心理耗竭的原因。在这个模型中,疲惫、过度训练和心理耗竭合称为训练应激综合症。而训练应激综合症是导致运动员退缩的直接原因。(三)投入模型史密特和斯坦恩曾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理耗竭和退出运动的投入模型”这个模型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参与体育运
8、动的投入和所得的评价,可以分别用来预参与者究竟是继续参与这项运动还是感到心理耗竭乃至退出。具体的说,运动员是根据对5个因素的评价来决定自己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看法。这5个因素分别是参与某项运动所获得的回报所付出的代价满意度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其他选择(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