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58877
大小:368.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01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课件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归纳推理第一节归纳推理的概述一、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的前提是关于某一类事物中的许多个别性的认识;结论则是从中概括出的该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归纳推理的过程,就是从个别前提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过程。第一节归纳推理的概述二、归纳推理的客观基础: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第一节归纳推理的概述三、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区别:¡从思维进程来看¡从结论所反映的事物情况来看¡从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来看联系:¡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2、¡演绎推理要靠归纳推理提供前提¡归纳推理需要演绎推理作指导第一节归纳推理的概述四、归纳推理的种类:根据前提所考察对象的范围(前提是否考察一类事物中的全部对象),传统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又依其前提概括出结论的依据不同(是否揭示事物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第二节完全归纳推理一、定义:是根据某类事务中每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一般性知识的推理。二、推理形式: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
3、(或不是)P,(S1……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第二节完全归纳推理三、特点:l前提考察了一类(有穷分子的类)事物的所有的分子,结论是全称命题。l结论所反映的范围没有超出前提所反映的范围,结论是必然的。四、要求:l前提中列举的个别对象必须是某类中的全部对象,不可遗漏。l前提命题必须真实。第三节不完全归纳推理一、概述1、定义:根据某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或然推理)。2、分类:根据是否分析了被考察对象与属性间的因果关系,可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第三节不完全
4、归纳推理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1、定义:就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在以考察的事例中没有遇到相反情况,从而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2、推理形式: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n是S中的部分对象,并且未遇到相反情况)所以,所有的S是(或不是)P第三节不完全归纳推理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3、基本特征:考察的前提仅是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结论则是对全部对象的反映,结论超出了前提所反映的事物情况的范围,因而结论是或然的。4、推理依据:某类事物
5、中的许多对象不断重复出现;在已考察的事例中,没有遇到与重复出现现象相矛盾的情况。5、注意:¡要尽量多考察一些同类事物的情况¡要尽量扩大考察的范围第三节不完全归纳推理三、科学归纳推理1、定义: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有因果关系,从而推出该类事物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2、推理形式: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n是S中的部分对象,且与P有因果关系)所以,所有的S是(或不是)P第三节不完全归纳推理三、科学归纳推理1、科学归纳推理与简单枚举
6、推理的区别¡根据不同¡对前提数量要求不同¡结论的可靠程度不同2、归纳推理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l推测犯罪过程l有助于侦查人员开展并案侦查工作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一、求同法1、什么是求同法求同法又叫契合法,其基本内容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相同,其他情况都不同,这惟一相同的情况与被研究对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一、求同法2、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场合相关情况被研究对象(1)ABCa(2)AEDa(3)AFGa…
7、……………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一、求同法3、注意:l考察的场合越多,结论越可靠。l在各个场合中,相同情况应是惟一的。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二、求异法1、什么是求异法求异法又叫差异法。其基本内容是:在被研究对象出现和不出现的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不同,其他情况相同,并且这种不同情况只在被研究对象出现的场合存在,则这一不同情况与被研究对象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二、求异法2、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场合相关情况被研究对象(1)ABCDa(2)-BCD—………………所以,A情况是
8、a现象的原因。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二、求异法3、注意:l两个场合的差异情况必须是惟一的。l注意分析两个场合的差异情况是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原因还是部分原因。第四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三、求同求异并用法(又称契合差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