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第三学时

《醉翁亭记》第三学时

ID:43079021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5

《醉翁亭记》第三学时_第1页
《醉翁亭记》第三学时_第2页
《醉翁亭记》第三学时_第3页
《醉翁亭记》第三学时_第4页
《醉翁亭记》第三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第三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韩颖凌源市河坎子中学课时:第三课时【教材分析】 《醉翁亭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写景记游的美文,是作者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文章中虽然有着淡淡的被贬后寄情山水以排解内心愤懑的情感,但更多的是描写醉翁亭优美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同时,在这一单元中,《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与欧阳修遭遇相同,但是心境却是不同;《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滕子京和欧阳修都是因“庆历新政”改革失败而被贬,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异同

2、。所以,在《醉翁亭记》的赏析教学中,可以将其联系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同时,更有助于理解欧阳修乐观旷达的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情分析】 经过将近两年的古文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时“笔记式”“归类法”等方法,以及疏通文意时“留、删、补”等十字要领,因此,文言积累对学生来说,已不是难点。但古代士大夫兼济天下的情怀对他们来说尚难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归纳。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是初中语

3、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要求,因此,基于教材、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移步换景法”和“定点观察法”的游记写作方法。2、探讨“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3、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以游记为线索,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逐步提高鉴赏能力。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醉翁亭的美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德育目标: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和美好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

4、天下”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以游记为线索,推究文理,品味意境,探究主旨,体味情感,提升自我。【教学难点】“醉”与“乐”的关系探究,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自由朗读、细细品读、快速浏览、跳读等)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句,加强了韵律美;大量运用“也”“而”,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这些都需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2、讨论点拨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品评鉴赏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4、美景再现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教具准备】简易多媒体(目前我们学校最先

5、进的教学仪器)【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能够让我们的学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大家一起来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二、导语设计滕子京和范仲淹因“庆历新政”改革失败被贬,同样因这件事被贬的,还有欧阳修。这篇文章就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做太守,和朋友、百姓一起出游时写的一篇游记(板书:太守出游)。游记,我们并不陌生,回想一下所学,游记都会写到哪些内容呢?(明确:路线,见闻,情感)(板书)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醉翁亭记》中,是否也写到了这些呢?如果有,分别是

6、什么?三、以游记为线索,鉴赏文本(一)讲述路线,了解游记新写法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一下太守出游的路线?要抓住主要的地点来叙述,这样路线会更清楚。(滁州城-琅琊山-酿泉-醉翁亭)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直观的效果图。(课件展示)回想一下,这样一路走,一路描写的写作手法,在游记中叫什么写法呢?(移步换景法)写见闻时,还是不是移步换景?那么这种停留在一个地点详细描写的写法又叫什么呢?(定点观察法)强调:在一篇游记中,既可用移步换景法,也可以用定点观察法,当然也可以结合使用,这要根据游记的内容而定。(二

7、)小组讨论,赏析“见闻”师:路线我们已经很清楚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见闻,作者在在醉翁亭的见闻,主要是课文中的哪个部分?(1、2、3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细读这三个自然段,简洁地概括一下都有哪些见闻呢?概括好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明确:亭之简介、亭外之景、亭中宴饮1、赏析“亭之简介”1.1作者介绍了亭子的哪些方面?明确:外形,建造者,命名者1.2亭子的外形,哪个字用的最传神呢?生1:“翼”字最传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醉翁亭比作展翅欲飞的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醉翁亭外形的美丽(灵动、轻盈),表达了

8、作者对醉翁亭的喜爱之情。生2:“翼”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醉翁亭的四角翘起,就像是鸟儿展翅欲飞一般,将亭子的轻盈灵动,表现的淋漓尽致。师:描写事物时,要抓住其主要特点,运用恰当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将其表现出来。1.3建造者是谁?明确:琅琊寺的主持、得道高僧——智仙。1.4命名者是谁?明确:太守——滁州城的父母官。过渡:亭子是如此的灵动、轻盈,且来历不凡,亭外之景如何呢?2、鉴赏“亭外之景”2.1亭外之景都写了哪些方面?明确: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游人往来(人怎么也算做景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